為裁軍和三月事件使得他得罪了娘家人--陸軍部!不得不轉而在政界發展。他也倒不是一定要反對彬山元的主張,只是擔心不明真相的百姓會受國內輿論的影響,對外務省予以詬病,從而影響到他在政界的發展。要知道在近衛內閣組閣之前,他曾上書天皇請求恢復現役併兼任陸軍大臣,可是在陸軍部的反對之下作罷,反倒是米內光政不僅恢復現役,還坐上了海軍大臣、副首相的位子。以前對米內光政還滿臉的羨慕、嫉妒,現在就只剩下恨了。
因為宇垣一成反對皇室把持軍界而受到天皇冷落,現在又不能順應君意,裕仁天皇沒好氣的問道:「宇垣卿!外務省還要反對嗎?」
一聽這話,宇垣一成立即回道:不敢!
好了!既然再沒有反對的聲音,裕仁天皇說道:「諸卿!」
「天皇陛下!」眾人趕緊俯身叩首,聆聽聖訓!
「嗯!~」見所有人態度都還不錯,裕仁接著說道:「朕不管你們之前是何種政見,既然已經達成一致就要勠力同心,一切以帝國武運長久計!唿!~朕及百姓需要一場大勝!」
「嗨!」
……
彬山元的提案最終得以通過,裕仁天皇的聆訊使得再沒人膽敢忤逆,陽奉陰違,各個部門都開始迅速而高效的運作起來。
首先是大本營秘密決議,組建第二十一軍,南下奇襲廣州。由海軍中將,第五艦隊司令官塩沢幸一中將兼任海陸聯合部隊司令官,下轄第五艦隊,陸軍第五師團、第十八師團、第104師團南下廣州。
與此同時,日本駐重慶領事館領事尻尾少造也找上了國府外交部專門從事對日外交的亞洲司司長高宗武。
大家對於高宗武或許會覺得陌生,但對他主導的幾件大事即便不是知之甚詳也有所耳聞。其一便是引誘汪精衛叛變投日,另一件卻又是同陶希聖一道揭發「汪日密約」,也就是著名的「高陶事件」。
此時的高宗武就已經頻頻輾轉於香港、上海,與近衛文麿智囊松本重治,日本參謀本部中國情報機關長影佐禎昭,參謀本部中國班班長今井武夫有過會談,表達了和平意願,但均以「近衛聲明」不容更改為由遭到拒絕。
近衛聲明第二次補充(1938年1月18日)時加入「今後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談判」較之否認國民政府更加強硬。但同時也表達出願與同感憂慮、具有卓識的人士合作的可能。
這句話令高宗武既感到失望沮喪又有了仿佛找到新大陸的欣喜。近衛聲明不容更改也就意味著高宗武想要以蔣介石為中心的談判不能成立,但要是換一個人,比如汪精衛?日本政府卻不拒絕。如此,又仿佛有了人生奮鬥目標的高宗武開始頻頻往返於汪精衛與日本方面,作為二者溝通的紐帶,引誘汪精衛叛變投敵,以實現自己在中國外交史上偉大貢獻而不辭辛勞。
正當他積極運作,力求促成時,日方卻主動找上門來,言道:願意同蔣先生所領導的國民政府就政治、軍事上面的諸多誤會、分歧進行談判。這個餡兒餅實在太大,差點就將高宗武砸暈了,他沒有耽擱,立即飛往武漢向蔣介石道喜。
這確實是一個邀功的好機會,但高宗武也不傻。現在正是武漢會戰到了最緊要關頭,他冒然主張和談,那些將領們該怎麼想?自己不過是外交部亞洲司的司長,在外交部已經算是中高層,但在軍方大佬眼裡不過是任意揉捏的小把戲罷了!於是聰明的高宗武分別拜會了軍委會參謀長何應欽和行政院副院長張群。儘管高宗武說得天花爛墜,仿佛中日達成和解近在眼前,但張群只是呵呵一笑便不再理會,倒是何應欽表現出極大興趣。
「委座!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哪來的好消息?蔣介石現在快火燒眉毛了,何應欽一進門就嚷嚷著好消息,老蔣非但提不起一點兒的高興勁兒,反倒越發憂慮起來。
「敬之啊(何應欽字)!你身為國軍高級將領,這麼一驚一乍成何體統?」
老蔣的反應不如預期,何應欽立即收攏笑容,匯報道:「委座!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高宗武前來匯報說,經過他不斷奔波遊說,日方終於答應重啟和談了。消息是透過日本駐重慶領事館尻尾少造傳遞的,應該不會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