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529章 華人礦工

第529章 華人礦工

    周鐵成的住處離剛才發生衝突的地方並不遠,也是茅草屋,但明顯比徐彥卓剛才看見的那些屋子要大許多,門前也乾淨了許多。

    屋內除了睡覺的茅草堆上有幾床被褥外,就是一些鍋碗瓢盆和雜物。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多餘的物件。

    「公子,屋裡亂,您多擔待!」周鐵成早已看出徐彥卓不是尋常人,因此有些自慚形愧。

    徐彥卓也不言語,四下看看也沒個坐的地方,索性一屁股坐在了茅草堆上。

    「老周,你和我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徐彥卓單刀直入。

    周鐵成嘆了口氣:「這事說來話長了……」


    1902年,英國戰勝布爾人之後,鯨吞了德斯蘭瓦爾和奧蘭治兩共和國。德蘭斯瓦爾是一個盛產黃金和鑽石的礦產勝地,也是南非的經濟支柱和命脈。然而經歷過這場戰爭,礦業凋蔽,礦坑由七千多處銳減到四千多個,稅收大減,失業大增,整個南非經濟趨於崩壞,政局動盪。要恢復南非政局和經濟正常,首先就要從恢復德蘭斯瓦爾的礦業著手,為此英國決定從中國引進勞工。

    選擇華人勞工,一方面在於南非當時還是一塊未曾開發的處女地,生活在那裡的白人很少,而且每日的工資很高。因此,金礦業主們強烈要求英國的殖民部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有些媒體上把華人描寫得出奇好:「華人頭腦發達,擁有美國北方人的衝勁和機智,猶太人的理財和經商的能力,蘇格蘭人的冷靜和獲得欲,土耳其人的忍耐和中庸性」。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世界各優秀民族的長處,中國人一樣也不缺。

    但是出國對於中國人而言,是一件很奢望,甚至很可怕的事。一開始,對於英國人天花亂墜的招募礦工,去國外淘金的通告,這些老百姓起初並不太相信,受盡洋人欺凌的他們,去外國,恐怕有「羊入虎口」的心理恐懼和隔閡。再者,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背井離鄉」是人生失敗中的失敗,對不可知的國度,更是心存芥蒂。

    早期時,清朝嚴禁臣民遷往「蠻夷之國」,在他們看來,華僑入海,非奸則盜,捉到了就當作「浪民」、「頑民」、「亂民」看待,就地斬首。時過境遷,後來的大清帝國在列強的逼迫下,以及一些有識之士的推動下,勞務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從嚴禁到被迫接受,再到主動輸出。向外輸出大批勞務也同時成為清末「新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光緒三十年,中英兩國簽訂了招募華工條約,即「中英會訂保工章程」。清政府以犧牲勞工權益為代價,將勞務輸出,辦成一件「好的買賣」,以出國1名契約工收保工費3元、到南非後每人每年再向清廷領事納稅3元為條件,同意向南非輸出勞工。因為官府的熱心幫忙,招募工作就順利了許多。中國的老百姓歷來都相信「政府」,「順從」政府。有了官府的告示,自然放心不少。雖然還有猶豫,還有觀望,但終是有人前來報名了。

    1904年5月25日,一船滿載1055名華工的船隻啟程遠航。船上滿是拖著辮子,夾著行李,操著各類方言的中國人。衣著雖然破舊,可掩不住他們滿臉的興奮之情。因為這艘英國人的船舶,將要把他們帶往一個滿是黃金和鑽石的夢幻之地――南非的約翰尼斯堡金礦區。這些勞工中,以山東、直隸兩省人居多,也有部分廣東人。他們多是失去土地的農民,對於他們而言,本地的生活已經沒有多少希望,唯一的資本是年輕力壯,或許去遙遠的非洲一搏,還有發財致富的機會和希望。周鐵成自小習武,後來父母雙亡,孑然一身,也抱著這種想法,滿懷希望地成為了首批的淘金華人礦工。

    1904年,英國政府招募到的華工僅有九千多人,但第二年,就猛增到三萬多人,到了第三個年頭的1906年11月,人數更是增長到六萬多人。在中英協議的條款中,按西方的慣例,規定每個華工可以攜帶家眷到南非,旅費由礦主承擔。可這些華人礦工還是願意把家眷留在家鄉,華工群體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年輕壯漢,除卻中國人的保守心理外,連自身安全和尊嚴都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的「男子漢大丈夫」,當然不可能放心「婦孺」的安危。

    華工的工作效率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並沒有讓金礦的礦主業主們失望,他們感到很是滿意。為了最大程度壓榨勞動剩餘價值,他們先是故意壓低



  
我是鍵盤傳說推薦:  紈絝到底  
隨機推薦:  萬古神帝  神級插班生  超神當鋪  劫天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抗日之白眼狼"
360搜"抗日之白眼狼"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