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絕對比狹窄逼仄的二輪馬車要舒服的多。
而那些明國的平民們,雖然衣著不是很華麗,但是身上卻收拾的很清爽。不少家境寬裕的平民,身上的衣物還用了薰香。
讓吉川幸助更為驚奇的是,居住在京城以內的平民,看起比天津的平民似乎更為自信一些。
這些京城內的平民,不但敢於平視穿著官服巡邏的持刀武士,還有人甚至面紅耳赤的同這些武士進行爭執。
若是在日本,這樣的平民早就被拿著刀的武士給砍了。但是在這裡,武士不僅沒有拔刀,有時還會點頭道歉。這實在有違吉川幸助自小養成的世界觀。
在這座古老的都城內,這些平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活力,讓這座城市看起來年輕了不少。
他們專心致志的在路邊砌築著道路;或是低著頭拿著一份報紙,匆匆行走在路上;或是三三兩兩的年輕人互相說笑著,往某個方向而去;又或是在鐵路上,依靠著公共馬車的窗壁,閉著眼睛小迷一會。
吉川幸助看著這些場景,總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但又一直說不上來。直到在京城待了幾天之後,他看書看得入迷,連舅舅走到身邊了都沒發現。
這理所當然的被舅舅訓斥了一頓,但是其中有一句話倒是讓他豁然開朗了,「四郎,身為一名武士,你怎麼可以安逸的連危機感都沒有了呢」
他在明國京城平民身上居然看不到危機感,不管是日本還是大明,兩個國家的平民都處於社會的底層。按照道理,他們應該時時刻刻的警惕著,以防止自己衝撞到某個貴人,從而毀掉了自己的生活。
明國的平民衝撞了貴人,固然不會被當場砍死,但是挨打受辱肯定是避免不了的。畢竟日本的禮法還是從中國學來的,就某些方面而已,明國人更為注重禮儀倫常這些東西。
在一個極端重視上下尊卑,禮儀綱常的社會,這些京城的平民們,為何敢於如此毫無提防的生活,這個問題倒是頗為讓吉川幸助困惑。
不過很快他就把這種問題丟到了腦後,他們剛剛進入北京的時候,在舅舅的命令下,誰也不得擅自出門,唯恐讓人認出了他們,到時消息傳回日本,會對大納言殿下造成不利。
不過顯然明國人並沒有把他們當做某個日本大名的私下代表,而只是極為普通的商人代表,這使得談判的進展遲遲沒有獲得突破。
幾日之後,忙於四處奔走的舅舅,也就放開了對館內隨行人員的管束。不僅讓他們出館行動,還順便讓他們打聽下關於京城內發生的大小事務。
借著這個機會,吉川幸助自然就在京城四處遊歷了一番。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不是巍峨的皇城和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商品。而是每天都有著新學問展示的燕京大學,和充滿了知識味道的北京圖書館。
吉川幸助從沒想過,被幕府指責毀壞人心世道的切支丹,居然能和明人聯手,研究出這麼多讓人耳目一新的新學問。
他開始流連忘返於,燕京大學、圖書館和住所三地。這個時代的燕京大學和圖書館,是無比包容而又開放的,雖然他不是明人,但是依然可以旁聽大學的課程,和在圖書館內借到一些通識書籍。
這些天來的學習,不僅讓他明白了風車運行的原理,還知道了一些機械上的原理。
然而他所學到的這些,不過磅礴大海中的一滴水珠而已。燕京大學的數學、物理、化學、自然四大學院,每一天都能推出許多新的理論,但是每一天也能否定更多的舊猜想。
就在這不斷的肯定和否定之間,人們開始漸漸了解了,自己所居住的這個星球的奧秘。
吉川幸助從來沒有感覺過,自己的腦子是如此的不夠用。甚至他沮喪的認為,同燕京大學的那些怪物相比,自己就如同自然學院學生最愛掛在嘴邊攻擊別人的話語一樣,尚未發育成熟的類人猿。
這種痛苦而又充實的學習生涯,讓吉川幸助感覺,如果可以一直這麼生活下去就好了。
他懷抱著書籍,搖頭散去了這個奢想,走進了住宿的院子。這所叫做風林館的院子,地方雖然不大,但是環境非常的幽靜,前庭還栽種著一叢翠竹,倒是非常合他們這些日本人的胃口。
吉川幸助剛剛繞過竹叢,便被舅舅松野重元叫住了。站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