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城金庫的估計,頓時讓李晨芳一時失去了思維能力,他費了好半天才計算出這座金庫的真正價值。
自從幕府採取三貨制度之後,雖然沒有建立起真正的貨幣體系,不過倒是讓日本人熟悉了三種貨幣的計量單位。比如兩就是專指黃金,貫目和匁是指銀的單位,貫和文是指銅錢的單位。
日本的一兩黃金大致相當於大明的0.4兩黃金,30萬兩就相當於是12萬兩黃金,也就是180萬兩白銀,折合大明元252萬元。
作為皇帝身邊的近臣,李晨芳自然比身邊這些人更為了解此次對日作戰的內幕。據他所知,中央銀行為此次作戰發行了130萬元的戰爭債券,為了應付額外的情況發生,還準備再發行50萬元的戰爭債券。
但是現在,只要拿下10里之外的那座城池,這場戰爭的開銷就全賺回來了。作為皇帝派駐東海巡閱府的親信,李晨芳原本並不應該出現在這裡。
許心素和其他參與對日行動的官員都很清楚,李晨芳並不僅僅是海防二營的指揮官,還是帶有督戰意味的一名監軍。按照道理,他應當坐在種子島和許心素等人一起商討出兵日本的計劃。
但是,李晨芳實在是太過年輕,他比崇禎還要小上一歲。加上許心素也是常常能夠見到皇帝的身份,因此東海巡閱府的官員雖然對他執禮甚恭,但是真正遇到議論要緊事務時,卻從來沒人好好聽過他的意見。
這讓李晨芳甚為沮喪,當他感覺自己在種子島上就是一尊被供起來的佛像後,便接著來大阪接應淀渥武藏等米商的機會,出來散散心了。許心素覺得這不過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任務,也知道李晨芳最近心裡不太痛快,便派出了三艘船隻給他。
毛利勝家的言語一下便擊中了李晨芳的內心,帶著手邊這麼點人去攻打大阪城顯然是一件愚蠢的事情。但如果是為了奪取城內十餘萬兩的黃金,大約東海巡閱使府的人都會認為值得一試,畢竟他們大多是海盜、海商出身。
如果真的讓他繳獲了這筆黃金,帶著這樣的功績返回種子島,今後那些官員還敢把他當成不懂事的小孩子糊弄嗎?
李晨芳思考了良久,呼吸不由變得短促的說道:「也許我們可以試一試?」
一邊的李五郎頓時有些著急了,雖然他的確是被這個數目的金錢給引誘了一下子,但是涉及到李晨芳的生命安全,他又立刻放棄了這樣的誘惑。
海防二營至今為止一共建立了五個聯隊,每個聯隊的編制是947人。第一、二、三編隊全是由日本人組成,第四、五編隊加入了朝鮮、濟州島及扶桑島、苦夷島人。
除了第一聯隊是以德川忠長的家臣和流浪武士為主,第二、三聯隊都是招募的貧困山民、漁民和破產農民。和他們過去在日本的生活相比,天津的軍隊生活就好似天堂一般。
事實上,在天津呆了一年之後,除了那些德川忠長的家臣和流浪武士們,其他平民壓根就不想回日本了。比起國內武士對平民的歧視,中國人對於倭寇和軍人的歧視,實在是太過溫柔了。
這些日本平民也很明白,他們在中國獲得的待遇是不可能帶回國內去的。就連他們在軍中和武士們平等相待的待遇,都是中國大人們給他們爭取來的。返回國內之後,武士老爺們可不會這麼輕易的饒過他們。
但是,想要在中國待下去,就需要有人庇護他們,就像國內那些大名庇護武士一般。和其他中國大人相比,雖然年輕但是做事嚴厲而又公平的李晨芳,正是這些日本平民士兵最為敬畏的對象。
更何況這位年輕的中國大人還是皇帝陛下的親信,在他們看來就是將軍身邊的小姓一般。因此他們希望能夠在李晨芳的帶領下,得到皇帝的青睞,從而能夠為自己獲取一個嶄新的未來。
區區十餘萬兩的黃金,和李晨芳的安危相比,和他們所有人的未來相比,就並不是那麼的誘人了。更何況,要是李晨芳不在了,這些黃金難道還會和他們發生任何關係麼?
李五郎於是立刻勸說道:「大人,您身份貴重,和我們可不一樣,您要是在這裡出了事情,就連許大人都要受到皇帝的責備的。我們已經完成了許大人交代的任務,完全沒有必要去冒這個風險,這可不在我們的任務之內啊。」
李五郎不說還好,他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