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玄幻小說 > 挽明 > 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114章 海運疏

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114章 海運疏

至於其他人,朱由檢和這麼多人一個個談下來,時間已經超過午時了,這些隨從的官員們早就站的又累又餓了,他們只想著能早點結束,那裡還會去在意崇禎和監生談話的內容涉及到什麼。

    雖然崇禎莫名其妙的給了一名監生一個中書舍人的官職,但這不過是一個從七品的小職位,有了嚴監生和田監生兩位出格的提拔,這個中書舍人也就變的不那麼引人注目了。

    朱由檢雙手捏著這些監生的文章,站在高台上看了一遍下面的人群之後,突然展顏笑著說道:「今天朕到了國子監,看到了想要看到的東西,也初步了解了國子監諸生們到底有些什麼想法。不過今日畢竟時候也不早了,朕看就到此為止吧。劉監丞,這國子監可預備了午膳?」

    劉友榮先是一楞,馬上就有些激動的出列說道:「國子監倒是有些茶點準備下了,不知道陛下可願用上一些。」

    朱由檢揮了揮手說道:「那還等什麼,讓他們送上來吧。朕的肚子也餓了,至於這些諸位們,也讓他們回去吃午飯去吧。」

    有了朱由檢的吩咐,劉友榮馬上讓同僚帶著召見的監生們退去,並親自去催促國子監的小廚房準備點心去了,站在一邊的王承恩不動聲色的向邊上的小太監打了一個眼色,頓時這名小太監就跟著劉友榮出去了。

    皇帝出巡,一般都不會外食。特別是這種京城之內的巡視,一般都會在午飯前趕回宮城,要不然進的也是宮內自帶的糕點。但是這是朱由檢第一次出外巡視,根本不知道這些規矩,直接就吩咐國子監準備食物了。

    劉友榮自然是大喜,這是向皇帝表現的好機會。但是對王承恩這些宮內的太監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主意。紅丸、仙露,光宗、熹宗兩位皇帝都是用了外頭進的吃食才身亡的。

    對這些有權力的太監們來說,他們的地位來自於皇帝的寵幸。要是換上一個皇帝,他們這些人還沒坐熱的位置就要拱手讓人了,由不得他們不重視崇禎的安危。

    不過崇禎已經開了口,他們也不好再說什麼。王承恩只能派個親信太監去盯著國子監的廚房,看著這國子監的點心是如何製作的了。


    看著監生們散去後,朱由檢重新坐回了御座上,翻看起了沈廷揚寫的文章。

    沈廷揚所寫的文章內容讓朱由檢感到震撼,他根本不是在寫自己的愛好,而是一封改漕運為海運的上疏。

    朱由檢看的出,這沈廷揚對於海運一事的確有所了解,但是他的文章中只談了漕運的弊端和海運的好處,完全沒有觸及到如何把大明每年超過400萬石的漕運,改成海運後所需要的操作條件。

    這沈廷揚也許出過幾次海,但是其對於海運和漕運的理解還是浮於表面的。這篇文章立意雖好,但是還是太過浮躁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不接地氣,像沈廷揚這樣的豪族子弟,和底層的船工階層毫無接觸,自然也就不清楚,為什麼大明朝從初期的海運會逐漸改成漕運。

    到了今天大家都知道漕運不及海運便利,但是支持海運者卻始終寥寥無幾。漕運一年年的耗費逐漸增大,但是朝中重臣卻始終沒有同意變漕運為海運的提議。

    大明自景泰年設置漕運總督專管漕運事務之後,以漕運總督轄十二總兵,有運軍十二萬七千六百人,運船一萬一千七百隻。雖然近百多年過去了,但是基本上這些數字並沒有什麼變化。

    不過每一石漕米運到北京,已經從2-3石的耗費,增加到了3-4石。大明一年的漕運上限是400萬石,而實際運到北京後相當於耗費了1200-1600萬石米糧。這些額外的加耗,大明朝廷可不會自己出,完全是直接從農戶身上直接收取的。

    而耗費的不停增加,一方面是因為黃河攜帶的泥沙不斷淤積於下游,導致運河堵塞和黃河不斷的決堤。修繕維護大運河的費用,也要靠這些額外的加耗中支出。

    另一方面,到了天啟末年,吏制。沿途州縣和漕運衙門,都指望著這條運河吃飯。對這些人來說,大運河就是一條流淌著金子的河流。只要有權的,無不想要卡著運河收點好處。

    如此一來,這漕運的費用也就直線上漲了。而且,漕運也關係著運河兩岸上百萬人的生計,誰想要動漕運,都會被這些漕運的受益者聚眾而攻之。

    朱由檢自然很



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114章 海運疏  
富春山居推薦:  火熱的年代  
隨機推薦:  史上最強鍊氣期  醫婿  萬古第一神  穿越星際妻榮夫貴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挽明"
360搜"挽明"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