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是對皇帝最為忠誠的一隻軍隊。
就在孫傳庭向皇帝作出保證,表示自己一定會出現在第一線進攻部隊中的時候,河南府知府夏允彝、洛陽知縣牛金星和一群官吏正站在洛陽東門外的列車站台上等待著,今年南方第一批秋糧的到來。
隨著洛陽到襄陽、鄭州到漢口、洛陽到徐州這三條列車主幹道的修通,河南南北兩端和東西兩側已經脫離了運河的運力限制,擁有了更為快速且方便的交通運輸方式。這也使得今年湖北、湖南的秋糧不必再經長江、運河水道繞一個大圈子進入到河南地區。
對於今年這樣的年景來說,糧食運輸效率的提高,不僅在於可以儘快穩定住河南地方的災情,重要的是可以救活許多本不該死的百姓。當災區人口開始大批死亡時,地方上的社會秩序也就無力再繼續維持下去了。
朝廷的軍隊駐紮在交通要道還可以,但是別指望把他們派到窮鄉僻壤去執行封鎖任務。災民自己都沒食物了,如何還供養的起軍隊。而如果能夠把糧食運的進去,又不必要求軍隊進入維持秩序了,只要有糧食地方上就能重建起秩序來。
因此今年秋糧北運的時間和規模,都決定著河南災區的百姓能否成功的度過這個荒年。而此時賑濟河南災民最為關鍵的地區,一在於信陽、一在於開封、一在於洛陽。
信陽乃是河南入湖北地區的交通要道,河南南部災民逃荒必定聚集於此。而開封、洛陽是河南北部的重鎮,又是運河和黃河水道的交通樞紐,災民逃往此處生存的幾率比逃亡他處更高一些。
而朝廷雖然對河南災區的人口流動進行了嚴格控制,但是也依然在這三處地方建立了大批的營地,以安頓那些已經逃亡到這些地方的流民。一方面可以引導這些流民中的精壯興修一些公共工程自食其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這些流民串聯作亂,滋擾地方。
在以往的災年裡,災民優先選擇的還是南下湖北或是前往靠近運河的開封,洛陽只有周邊地區的災民才會考慮。但是隨著朝廷在洛陽修建了國家儲備糧倉,並開始投資建設這個中原重鎮之後,洛陽的吸引力卻陡然超過了南方的信陽和東面的開封,成為了河南災民逃荒的首選之地。
雖說在朝廷的大力投資之下,洛陽對於勞動力的需求幾乎沒有上限,但是半個河南省的災民這樣不停的流動過來,就算背靠著國家儲備糧倉,河南府的士紳百姓也有些承受不了了。畢竟這洛陽糧倉可不是專供洛陽地方的,而災民也並不都是願意安分守己的良民。
就算在洛陽的朝廷官軍震懾下,城外的災民沒有鬧出什麼民變來,可流民營地附近村莊偷雞摸狗的事件卻陡然翻了幾番。如果不是夏允彝、牛金星等一批青年官吏這兩年苦心治理地方,獲得了河南府百姓的認同,本地士民對於這些外來流民的排斥早就鬧將了起來。
河南府雖然也在災區範圍之內,但是憑藉著洛陽本身在發展的工業和利用風車、蒸汽機抽取的地下水,作為一個靠近黃河邊緣的地區,洛陽的地下水並不匱乏,因此今年這個旱情也只是讓河南府的農業欠收,但是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旱情雖然使得河南府的棉花收成不好,影響了棉紡織業的開工,但是洛陽的玻璃製造業、水泥製造業和小五金手工業卻沒有受到影響。甚至於因為大批流民的到來,為這些工坊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反而使得工業產值比去年翻了三倍之多。
工業上的產出不僅彌補了農業上的損失,也為洛陽創造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市面,流民不僅僅帶來了廉價勞動力,同樣也製造了一個巨大的物資需求市場。只要能夠讓這些流民安頓下來,洛陽起碼能夠減少20年的發展時間。
而想要把今年的災害變成洛陽人的好事,這一切的前提還是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糧食。只要有糧在手,夏允彝、牛金星心中就沒什麼可慌亂的了。這兩年來在河南府的執政,兩人配合默契,把地方上的士紳都治理的服服帖帖的,只要災民不出亂子,兩人都自信能夠把這些流民徹底消化掉,讓他們成為洛陽發展的助力而不是威脅。
就在兩人翹首以待的時候,一名站在高處觀望的車站管理人員,突然興奮的探頭向著站台上的人喊道:「來了,來了,糧車來了…」
聽到這個呼喊聲後,站台上的官
第657章 望穿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