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
講完了這三間事後,朱由檢便把另外兩家銀行的代表遣了出去,讓他們去籌集他剛剛所要求的資金去。
等房間內只剩下他和常萬春兩人之後,朱由檢才對著常萬春說道:「朕把你留下來,只是和你說一件事,朕這邊有件事要你去做。如果你能夠辦好這件事,張家口商人通敵一案,不會再繼續挖下去,你和你身邊的那些人都可以得到保全,而常家依然會是山西銀行的掌控者,只要你今後服從於內府的命令,沒人可以動搖你在山西銀行的地位。」
常萬春「噗通」一聲就跪了下去,對著冰冷的磚面叩了三個響頭,口中喜極而泣的說道:「陛下仁厚,小民一家謹記在心,陛下有什麼命令,哪怕是要闖刀山火海,小民拼了這條性命也會去完成的。」
當通敵案爆發之後,還在太原的常萬春很快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他原本想要聯合晉商的力量去疏通地方官府,把這件案子限制在張家口那幾家商號身上。
然而此案涉及到謀逆,是錦衣衛和宣大都督府親自督辦的案子,連宣府副總兵都折進去了,其他地方官員此刻唯恐同通敵案扯上關係,哪裡還肯替他們這些商人求情。而山西銀行運行一年有餘,光是貸款收益就很是豐厚了,更不用說操縱黃金比價上升一事,眼看就有上千萬的收益就要進賬了。
在這種*裸的金錢利益面前,就算是一向團結的晉商內部,也出現了相當程度的分化。因為皇帝的施壓,使得山西銀行成立時,先期投入銀行股本的股東大多是晉商中的二三流人物。
這些人有錢但是卻沒有什麼官面上的勢力,因此不得不出了銀行成立初期股本的大頭。而以蒲州張、王兩族為代表的晉商士紳,只是出了一點股本意思意思。
山西銀行剛剛成立,山西鐵路修建還沒有完成時,大家都看不到這兩樣新事物能帶來什麼好處,因此自然不會對山西銀行的股東有什麼興趣。
但是等到山西鐵路修建了數百里,而山西銀行不僅搶走了原本典當行的生意,還壟斷了邊鎮物資供應和對官府放貸的業務之後,這些精於計算的晉商也就意識到了鐵路和銀行的巨大價值所在。
雖然山西銀行此後進行了數次擴充股本,但是以常家為首的一批晉商因為占了原始股東的身份,牢牢的限制住了張、王兩族為首的晉商士紳在山西銀行內的股份,使得山西銀行的控制權力還是在常家手中。
原本只是一介豪商的常家,此刻倒是生發了起來,大有領袖整個晉商團體的趨勢。一向依仗著官紳身份,壟斷鹽業和邊軍糧食生意的晉商們,自然是不願意讓原本只是在口外同蒙古及後金做走私生意,替他們打下手的晉商們爬到自己頭上來的。
因此原本就是一個鬆散的地域商業聯盟的晉商團體,現在頗有些四分五裂的局面,當張家口通敵案爆發之後,同通敵案關係不大的晉商們,就開始想要謀奪常家為首的晉商們在山西銀行和山西鐵路中的股份。
常萬春等人連續在山西、大同、宣府等督撫衙門碰壁之後,才從出使察哈爾部的柳敬亭那裡得到了一些指點。
想要不被通敵案所牽連,除了得到皇帝的保護之外,其他地方官員已經無法給予他們什麼幫助了。至於逃亡什麼的,常萬春等人更是連想都不願去想了,他們這些大戶人家牽連到的族人,最少的也有數百人,就算逃出了一兩家人,整個家族數代的經營也就等於全部毀於一旦了。
更何況,在銀行沒有成立之前,各家還有一些窖藏起來的財富,作為以防萬一的手段。但是銀行成立之後,流動起來的資本所帶來的收益,讓他們恨不得把每一分錢都投入進去。現在出了問題,他們就發覺自己居然無法把這些錢財轉移出去,銀行的監管方式,使得每一筆大額資金的調用都在戶部派出人員的監視之下。一旦失去了銀行和鐵路的股權,他們就等於是真的一無所有了。
到了這個時候,常萬春等人也只能死心塌地的向著皇帝靠攏,指望能夠得到皇帝的保護。事實上如果現在崇禎出了意外,那些曾經的山西鄉黨,估計會第一個向他們所擁有的財富下手,連罪名都是現成的。
常萬春除了派出兒子跟著柳敬亭出使察哈爾部,打著就算保不住全族,也希望能讓一個兒子逃出去,他甚至暗示過兒子,如果事情不妙就乾脆別回關
第672章 常萬春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