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的玉帶橋是座用漢白玉建造的橋。
民間相傳,有一位大將在一場傷亡慘重的大戰中孤身衝出重圍。逃到石拱橋時,已經是人困馬乏。剛走到橋中央,胯下的戰馬就因體力不支倒了下去,掉入河中,他則趁著夜色躲在石拱橋下。就在此時,追兵趕到。
那掉入河中的馬,不知哪裡來的體力,居然跑上了對岸,引走了追兵。
後來將軍東山再起,成了皇帝。便命人用漢白玉重築此橋,命名為玉帶橋。
未來三天,攝製組遊戲的主題便是以這個故事為背景開展。
最後,在「腳踝」處的送君橋,這是一座新建的玻璃橋。橋寬3米,應旅遊熱度而生。有別與其他景區的玻璃橋以高度為噱頭,此橋則是以腳下湍急的河流聞名。
窈江右岸是一條商業步行街。它將酒吧、餐飲、民族技藝老店和苗家風格建築群進行混搭,使得小鎮能夠將歷史的古樸和現代的繁華包容在一起,展現出自己獨有的魅力。即使非節假日,前來的遊客也絡繹不絕。
江的左岸全是民宿。
上流迎曦橋附近的風景最好,住吊腳樓的費用也最貴。順流而下,吊腳樓的數量遞減,到了送君橋附近,則都是些青年旅舍了。
苗族先人歷來喜歡依山傍水,可此地山高坡陡,開挖地基極不容易,加上天氣陰雨多變,潮濕多霧,磚屋底層地氣很重,不宜起居。因此他們才構築了這種通風性能很好且乾爽的木樓,並取名為「吊腳樓」。
陳承一行人居住的吊腳樓分三層。
最上層很矮,原先是只放糧食不住人,現在遊客多了後,改成了閣樓。通過改造後,這裡整理出了一個平台,養了些花草,配上兩排鞦韆椅,成了一個休閒小憩、納涼觀景的多功能大涼台。
胖子腳剛踏入這一層,索性把行李一放,對房間裡大床上一躺。用實際行動宣告此間歸他所有。
一樓以前是堆放雜物或作牲口圈,現在改為客棧的大廳,攝製組包下連排八戶,老闆一家人兼職服務員全部睡一樓小房間。
只剩下二樓了。
二樓地基外架的上面是懸空的走廊,原作為進大門的通道。現經過改造,也是為了安全起見,將樓梯通道全部改到了室內,新建了樓梯上下。而這些堂屋外的懸空走廊則用竹欄被一段段隔開,成了廂房的獨有涼台。
在每個涼台上都有個s形的竹籃靠椅,掉在樑上,苗語叫「嘎息」,也稱之為「美人靠」。古時候,苗家年輕待嫁的姑娘們經常靠在此椅上挑花刺繡,搖擺嬉戲。當然,她們目的無非是為了遇見一個如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