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滴露29日一直到紅蓮9日,戰爭持續了足足百日,屍骸遍野,腥風呼嘯,連天空降下的暴雨都沾染著血的顏色。
紅蓮10日,出於對戰爭前景的協商,多古蘭德攝政王奇諾·凡·海爾辛、遠東皇朝王師大將軍元晃,雙方最高軍事領導人於前線展開會晤。
經過順利談判,雙方就停戰達成認可,共同簽署和平協議,戰爭由此步入尾聲。
據戰後統計,多古蘭德王國損失正副職將領2072人,千夫長至伍長等中基層軍官損失128921人,總兵員損失超過1200萬。
出征的3412支滿編軍團,其中1241支遭到成建制殲滅,其旗下將士多為民間動員兵,殘存的正規軍團死傷人員亦超過五分之一。
遠東皇朝方面,600餘萬軍民喪生,邊境2352公里的大小城鎮盡數淪為焦土,二十年內不再適宜居住。
在這場戰爭中,足以載入史冊的局部戰役不斷上演,雙方軍中力挽狂瀾之人物輩出,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湧現,不知多少烈士英雄被宣揚傳唱。
然而,與戰爭初期相比,多古蘭德與遠東皇朝的勢力格局毫無變化,所占之戰線幾乎沒有推動,唯有雙方將士之屍骸堆積如山。
戰爭結束之後,有許多學者、歷史學家試圖對其進行概括與研究,試圖找到這場戰爭在人類歷史上的意義,並予以定性。
然而,這些最擅長於駕馭簡練文字的人們,無論是從戰前起因、戰後格局、亦或是雙方戰果,竟找不出任何言語來予以評判。
沒有人知道這場戰爭的真實導火線。
沒有人知道這場戰爭為何突然終結。
甚至沒有人知道.這場戰爭誰勝誰負。
最終,史學家們被迫得出一個結論.
持續了足足百日的天啟之戰,這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類會戰,這場百日之內總喪生人數超過1800萬、平均每天就有18萬人陣亡的激盪戰爭.
其歷史意義為——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