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雲在杭城與寒蟬國棒子比試了一番後,傳統華夏菜就已經在餐飲界流傳開來,杭城的兩位老闆即使如何保密,也沒能阻止其他廚師的復刻。
一些相對簡單的菜品已經被人復刻出來,雖然口味遠沒有董師傅做的正宗,但也讓那些吃慣了白人飯的傢伙們大呼上癮。
李雲在餐飲界的名聲變得十分崇高,一些資歷深的老廚子雖然心裡不服,但嘴上也不敢抨擊李雲,他們自認為沒有李雲的手藝。
但不服這種事是不講道理的,不服就是不服,沒有原因,就是不服。
與在廚師界的名氣相比,李雲在食客中的知名度幾乎沒有,沒有人會關心好吃的雞蛋是哪一隻雞下的。
李雲也暗自唾棄過自己,「你看看你選的職業,作家、詞曲作者,廚師,特麼的,一個個全是幕後,不怪出名那麼慢,要不是自己還唱過幾首歌,恐怕圈外人到現在也沒人認識自己。」
這會,李雲選擇親自下廚,回報各位的幫助之情,這才讓幾個人驚呼,「你丫挺的居然還會做華夏傳統菜?」
完全不知道李雲算是華夏傳統菜的唯一傳人這個事實。
李雲也不理他們,從一大堆工具中選出鍋碗瓢盆,從自己的包中找出自己調配的各種秘制調料。
在眾目睽睽之下,放好菜板,選好食材,掄起菜刀開始快速地處理食材。
見李雲一把菜刀上下翻飛,刀下,細如髮絲的土豆絲,薄厚如同量過一般的肉片,如同特效一般的扒皮剔骨。
在一片連綿不絕的「臥槽」聲中,一堆堆的各類葷素食材變成一盤盤,一碗碗,一盆盆的半成品。
李雲招手,幾個個高高在上的貴公子狗腿一般地跑了過去,按李雲的吩咐開始組裝灶具。人多力量大,一排六個灶具沒用多長時間就被安裝完畢。
強烈建議李雲等會開工,幾個人錄像的錄像,搖人的搖人,也顧不得之前還說過的客不帶客的規矩。誰還沒兩個玩得較好的的哥們啊。
再說了,李雲也是哥們,哥們的哥們就是哥們,沒那麼多說道。
華夏老祖宗遺留下的基因,在李雲剛剛展現出一點刀功的情況下開始覺醒,那就是一直埋藏在靈魂深處的一句俗語,那就是「話分怎麼說。」
你絕情時可以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你後悔時也可以浪子回頭金不換。
你可以說宰相肚裡能撐船,你也可以有仇不報非君子。
你可以說客不帶客是規矩,你也可以說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
只要在中間加一句此一時彼一時就可以完美地轉換。
李雲在各種拍照中等了半個多小時也沒能起鍋燒油,就在那裡擺姿勢配合這幫傢伙。做夢都沒想到,廚子也有這等高光時刻。
連一直看不慣這,看不慣那的王爍都捧著手機拍了好幾張照片。
終於等到人齊,大致一數,十好幾號,一個個年紀都差不多,三十多歲氣質頗佳,但又帶著京城爺們特有的講究和貴氣。
秦守時舉著手機,打開錄像功能,親切地稱呼李雲道:「雲弟,開始,走起!」
然後撅著大腚,彎著老腰正對著李雲就開始錄像。
聽見有人喊開始,站得腳都快麻了的李雲馬上動了起來。
起鍋,燒油,燒水,該焯水的焯水,該滑油的滑油,林若章跟個狗腿子一般按照李雲的吩咐不時地端來這盤,端走那盤。
賀子昭搬來一把小椅子,坐在一旁,接過林若章遞過來的菜品,該投涼的投涼,該浸泡的浸泡。
深深地體會著這種平時都體會不到的參與感。
處理好的鮑魚、海參、魚唇、氂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匯聚到一起,加入準備好高湯和黃酒,放到一個砂鍋中小火慢慢熬燉。這個菜少說也得四個小時,現在燉起來有些晚了,不過這些貴公
第394章 廚藝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