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
黃河下游,需要一個蓄水池,一個湖泊,來調節水位。
否則的話,就黃河的火爆脾氣,在魯西地區,只怕三天五日就要決一波。
是以,前期廢棄漕運期間,以及明代開始的在湖邊墾殖的所有土地……都必須廢棄。
人,遷走。
地,淹了。
不只是安山湖,而是周邊百餘里內的窪地,都必須要廢棄,作為將來黃河改道後重要的調節湖泊,也即復縮小版的大野澤、梁山泊。
當地州牧和縣令,跟在劉玉身後,一個個臉色都不太好看。這不是簡單的媚上就能解決的事,而是州牧也好、縣令也罷,這些事縱然說不可能全靠他們自己辦,但其中的麻煩事,從朝廷決議解決黃河北決之險的那一刻開始,就連綿不斷。
說句難聽的,你是當地州牧,縣令。十幾萬人口,要把人家賴以為生、家庭積攢了百年的那點土地淹了、挖了,縱然說有軍隊鎮場子,那這縣衙安生的了嗎?
劉玉的話,卻又不容置疑,壓的下面的人喘不動氣。
「黃河河道事,最難的無非兩處。」
「一是海邊鹽業,這些事我辦起來也有兩淮鹽的底子,倒是還好說些。」
「二就是這安山湖周邊,這是移民最多的地方。不是別處,以河道占地為算,而是要周邊百里,全部遷走,這是最大的一波遷民。」
「這件事,不辦也得辦。」
「就算說,今天不辦,不要復梁山泊。那麼將來黃河誰敢保證不決口子?只要小決,這等窪地,必然全淹。」
「今日不移,將來就得死人,就是大災。」
「不是我扒開的黃河大堤,那麼淹了就和我沒關係,我就看不到,行嗎?君子遠庖廚那一套,還是少用的好。」
「我知你們難辦,但最難辦的審查、甄別、清查、彈壓,這些事,我們來辦。但有些事,還是得你們出面。」
「我唱白臉,說句難聽的,當初這安山湖做水櫃的時候,凡墾荒的,皆違法,朝廷是根本不承認這些耕地的。」
「可也不能總唱白臉,還得有人唱紅臉,陳說利害。一則以大局為重、二則也是對他們個人好。若移民扶桑,非是關東苦寒之地,又無黃河水患,且少徭役攤派,土地又多,實勝這裡百倍。」
「事有輕重緩急,若真鬧將起來,我是要帶兵彈壓的。這個就不要想著鬧一鬧,朝廷就退縮了。絕無此事、亦絕無可能。無論如何,黃河北道必要辦成。」
東平州牧無奈道:「國公,我等身為朝廷命官,自知事有大小輕重。但這件事……下官直言,國公勿怪。」
「廢漕運,小農樂而漕工商賈恨。」
「挖河道,小農恨。」
「國公已經把漕工商賈得罪了,如今又要得恨於小農。此地素來民風彪悍,又兼在運河邊上,白蓮青蓮等教橫行。」
「遷民事,固然要遷。但……但那些第一波未遷的,要編入隊伍,挖掘河堤、修築護堤、擴大窪湖……這些人聚在一起,白蓮青蓮等必要滋生。只恐一夫作亂,而至河堤震動。」
「我等地方官,即便有教化之責。可如白蓮青蓮等,深入民間,非我等所擅……」
之前廢棄漕運的時候,大順官方是嚴厲打擊了一波這些亂七八糟的宗教的。這些宗教沿著運河傳播,打擊之後,可不是消失了,而是紛紛轉入地下。
後世一戰的經驗來講,把小農拉到軍隊裡,那會讓一些想法交流起來迅捷百倍。
同樣的道理,現在這些人本來就心生不滿,又聚在一起挖河,還有諸多被朝廷認定為邪教的團體混在其中,真要是鬧出來個獨眼石人什麼的,那事可就大了。
對大順而言,打贏「七年戰爭」難?
還是完成河道挖掘,完成移民難?
無疑,後者要難的多。
而前者,劉玉整整準備了將近三十年,前前後後,鋪鋪墊墊。
後者,卻不是一件可以慢慢來的事。
前者,二三十年,一點點積蓄力量。
後者,越拖,人越多、麻煩越大,而且壓根就不
第二一六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