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你知道扶桑多好、土地多多,你靠自己移的過去嗎?
貧下農,一家人十幾畝地,能賣幾個錢?從魯西走到濟南、再從濟南走到威海這就得多少錢?
從威海上船……就算船票全免、就算大發善心、就算朝廷造船不要船票。
那麼,走最經典的馬尼拉帆船洋流路線,至少六個月。
這六個月,不能幹活,得吃飯吧?得喝水吧?
就算說,全都大發善心,在船上喝水不要錢。
那麼,六個月的吃飯,又得多少錢?你都能積攢出全家六個月不幹活也能餓不著的家底了,也配叫貧下農?
到了那邊,種子不是撒進去第二天就能結果的,又得等一年。
就算說,你是高翠蘭她老公轉世,幹活不用牛,自帶九齒釘耙等工具直接刨地,那也得等到麥子熟了。
這前前後後,沒有個百十兩白銀的家底,遷的走嗎?
可你都有百十兩白銀的家底了,去了那邊也當不成地主——因為當地主不止得有土地還得有佃農長工,有土地沒佃農長工你也當不成地主——你都有百十兩的家底了,為啥還要跑那邊去當自耕農?
況且,船票不可能不花錢。
所以,現實就是:你全家沒有個三五百兩的家底,你走不了;但你要是有個三五百兩的家底,不想去。
東海岸模式,可以當契約奴,去農場、種植園幹活。那是因為東海岸有整個歐洲作為市場,種植園的東西是有利可圖的,契約奴的勞動是能剝削出剩餘價值的。
西海岸模式,哪個傻子會在西海岸開種植園?種啥?往哪賣?怎麼賺錢?種植園模式,除非是大順徹底瘋了,不止本土不能種鴉片,連南洋、蝦夷、印度、土耳其等地也不准種不准收,只准西海岸種鴉片然後往本國專賣,那倒是能把種植園移民模式建起來。
所以,奴隸也好、契約奴也罷,本質是參與世界貿易,榨取契約奴或者奴隸的勞動所得。
如果不能榨取、或者榨不出來,那麼也就不可能出現契約奴、奴隸,或者大順的契約長工。
關鍵就在於「榨取剩餘價值」這幾個字。
種植園搞不了。
租佃制地主,地主又沒有怪癖,收藏一堆糧食,就是愛糧食而不是用糧食。
金礦能容納的勞動力有限。
那麼,也就只能發展工業,創造一個可以「榨取剩餘價值」的環境,從而讓民間的資本、工場主,把人從大順往那邊抓。
規模越大、抓人越多。
人越多,規模就越容易大。
是以,大順對新益州的政策,就是「鼓勵在殖民地發展工業」。
這和過去的、歐洲的、重商主義思路下的殖民地政策,自便是截然不同的。
故而,新益州、西海岸,是此時全世界,包括西、葡、英、法、荷等所有殖民國家裡,唯一一個支持殖民地工業發展、並且由官方指導和扶植髮展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wap.
第二三六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