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了歐洲的金融危機。
以上這些歷史的事實,對大順,當然是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也即,那一套發展模式所擔心的兩個問題中的一個——貴金屬問題——大順在短時間內,是完全不必擔心的。
因為,就滿清那個鳥樣、再加上鴉片泛濫、再加上印度的棉花和鴉片輸入,依舊能幹出來個1800萬兩的順差。
現在,大順一沒有鴉片。
二來印度的棉花在大順自己手裡。
三來大順的傳統手工業和1855年的滿清貌似也沒啥太大區別,當然,不傳統的不算。但歷史上1855年的歐洲工業和此時1760年的歐洲工業,那可是天差地別。1855年能賣112萬英鎊的非鴉片工業品,擱現在,把那個萬字去掉,都難說——人參、貂皮、東珠,不是工業品。
四來現在在北美西海岸挖金子、挖銀子的,恰恰就是大順自己。
五來北美還沒發展起來,歐洲積攢了數百年的美洲貴金屬不會往北美的鐵路上流,而是只能往大順這邊跑——這個主要是真沒地方跑,原本這個時代,荷蘭的金融資本,只能往英國的運河業上跑。而現在,大順打贏了一戰,廢掉了曼徹斯特棉紡織和利物浦奴隸貿易港地位,英國的運河壓根沒人會投錢,那荷蘭的金融資本憋在手裡,又不好再搞一波鬱金香擊鼓傳花,不往這邊跑往哪跑?
六來大順沒有廢掉三角貿易,只是把三角貿易的「工業品」提供者的地位,給取代了。這叫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是以,大順作為雛形的「帝」,即便不考慮帝國主義那一套,就算是正常的貿易,也是瘋狂順差。
加上北美、澳洲、婆羅洲、印度的貴金屬,不斷往大順這邊流動、開採。
自然,短時間內,是不必擔心「貴金屬不足導致的金融危機」這個問題的。
至於說,將來歐洲革命、印度覺醒、紡紗機使用導致印度紡紗手工業大崩潰的總起義,導致的市場瞬間驟降、貴金屬流入的忽然斷裂導致的「傳導」大起義問題,並不在此考慮之內。
因為,這可能需要20年、30年。
等到二三十年後,崩就崩了,那也無甚所謂了,底子反正是打起來了。
而且,到時候,甚至還得說崩的好、崩的妙,一波總危機直接乾死大順王朝。
是以,貴金屬不足導致的金融危機,這種大順選用那種思路繼續改革的危機,是不必考慮的。
有意義,而且意義巨大,一旦爆發,就是超大規模的。
但是,至少不必擔心,那一套才玩了三年、五年,甚至於黃河河道還未竣工、鐵路還沒修完,那就崩了。
等著底子打好了,崩就崩唄。
這是第一個危機。
至於第二個,也即大順的工業能否保持在一個很長時間內的高速增長,而不至於才年,這一套急速工業發展的路子就瓶頸了?
這個,還是得考慮大順「帝」這個定位。
既然是現實世界,那就不可能「拋開現實不談」。
既然是現實世界,那就不可能有所謂的真空球形雞。
既然是現實世界,大順一共三億多人口,農業人口至少三個億,占了世界總人口的至少百分之三十,那就不可能不考慮工商業發展對小農經濟造成的破壞、以及瓦解之下農民起義和大規模抗爭的問題。
這不是說,捧著經書,說「你們要被歷史的車輪碾過」,小農經濟就會引頸就戮,覺得既然要進步,那就死唄,於是安安穩穩地渡過去了。
說句難聽的,這也就是大順還在盛世,還沒到末期。
真要是到了末期,單單是當初把貿易中心從廣東改到松蘇、單單是廢漕改海,不考慮什么半殖民地傾銷之類的玩意,單單這兩件事,百萬漕工、十萬粵繡、二十萬五嶺古道腳夫、十萬西江航運船夫,就能直接把大順掀了。就算掀不碎,至少掀一半。
更何況說,真要是動了小農經濟,那這級別可不是那兩件事那麼簡單了。
難聽點說,你大順李家站工商業、站資產階級那邊。那我們小農,自去找張自成、趙獻忠、
第二七零章 「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