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舉『孝廉。』
丁憂制初為三月,即百日,而後逢家親喪身後七個月、十三個月的時候要再丁憂一個月,後來大傢伙嫌麻煩,乾脆延長了丁憂的時間:三年!
說是三年,實際上只有二十七個月,大家不要弄混了。
為什麼二十七個月卻要稱三年,原因是子女出生的前三年離不開父母的撫養,自然在父母死後要守孝三年,至於為什麼只有二十七個月,這點能水幾千字,實在沒這麼厚顏大家便自行去查吧。
漢之後,丁憂制越來越跑偏,除了自己的祖父母、父母喪身要丁憂,連兄弟姐妹去世也要丁憂,只是時間不統一,並不需要三年那麼長,但一個月到三個月總是有的。很多點背的官員,做二十年的官,可能十幾年都在忙著丁憂!
朱明祖訓定大明以孝治國,對丁憂的事一向很支持,允許官員在祖父母、父母去世後守孝丁憂,但這在朱允炆眼中,這件事雖附和孝道,但簡直就是在靡費國力!
因為官員在丁憂期的時候,朝廷是要給他俸祿的,數額為在職時的一半。
「年給半俸。」
這是洪武年留下的記載。
而官員丁憂去了,他的位置空著怎麼辦?朝廷還要選材來充任,而這個丁憂的官員是因為守孝才離職,不算犯法,又不能取消他的官身怎麼辦?
等到丁憂期滿回地方省府或吏部報道的時候,朝廷就要給他安排位子,沒有同級的位子就提拔半級安排,沒有半級的位置那就等,等到第一個空出來的位子就安排過去。
好比一個刑部的正五品郎中回家丁憂,回來後等了三個月,等到一個禮部從四品的位置是第一個空缺,那這個官員就去禮部當官。
真是可笑!
而最讓朱允炆無法接受的,就是洪武年有一個倒霉蛋連續丁憂了十二年!
祖父母、父母先後病逝,連著往來奔喪的時間,等這個玩意回朝述職的時候,吏部的官吏都不認識他了!
「丁憂制要改。」
朱允炆毫不客氣的說道:「太祖皇帝作為天下人的君父,賓天的時候百官和百姓只守了三天的孝,便是朕和眾親王,也不過才守了百日罷了。
太祖這麼做,是希望天下的官員盡心國事,不要為了他一人而六部空堂、朝廷怠政,太祖愛民之心日月可鑑,朕自然希望天下的官員都能像太祖學習。
既然做了官,那就是百姓的『父母』,若人人都為了自己守孝道,而致百姓與水深火熱之中,這還配做官嗎?
朕要改了這個規矩,丁憂的時間,都按照朕的的標準,百日!丁憂期間,朝廷給全俸,其職務暫由副手充任,不在另選人安排,待丁憂結束後直接官複本職。」
按照皇帝的標準丁憂!
這下你們沒脾氣了吧,人家朱允炆說的有道理啊。
你們不都口口聲聲說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嗎,太祖皇帝賓天的時候,你們才守了三天的孝,怎麼到你們親爹那就非要守三年?
怎麼著?皇帝這個爹就不是爹了?
天地君親師,皇帝老子排你親爹前頭,這個順序也是你們定的吧,忠孝仁義,忠排在孝前面,這也是你們自己定的吧。
還有什麼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