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作物畝產不過數石,這紅薯卻能畝產數十石,普通稻穀糧食作物遇到天旱災荒可能顆粒無收,這紅薯卻能在乾旱貧瘠的土地和環境下照常生長,這不是神物是什麼?!……」
眾人都被郭致遠的慷慨陳詞給感染了,冷弦凝帶頭表態道:「郭公子所言極是,弦凝雖乃女流之輩,也願盡一份微薄之力,我代表我冷氏家族認購紅薯一萬石!……」
尹遂祈也大聲叫好道:「郭大人憂國憂民,實乃我輩楷模,我也認購紅薯一萬石,讓我閩縣百姓也效仿古田百姓,推廣紅薯種植!……」
其他眾人也紛紛慷慨解囊認購紅薯,黃流等人被徹底孤立了,也無顏再待下去,氣鼓鼓地拂袖而去,少了這幾個攪屎棒,詩會氣氛更加活躍了,眾人紛紛吟詩作賦,以紅薯為主題,創作了不少詩詞佳作。詩會結束的時候,名士們都還有些意猶未盡,共同約定待到明年古田紅薯豐收時再來此參加詩會。
通過這次詩會紅薯的名聲也在福建傳開了,富裕階層也開始接受紅薯這種新生作物,連名士們都愛吃紅薯呢,誰還會認為紅薯是低俗之物?紅薯也因此逐漸進入了商業流通領域,有眼光的商人紛紛到古田來採購紅薯,老百姓把庫存的紅薯都變成了白花花的銀子,心裡徹底踏實了,種植紅薯的幹勁也更足了。
郭致遠趁勢又開始推廣玉米和馬鈴薯種植,有了紅薯的先例,老百姓種植的熱情很高,縣衙準備的紅薯苗和馬鈴薯苗很快就被百姓們認領完了!
第二期的《興明報》對這次的紅薯詩會做了詳細報道,還把名士們所作的讚頌紅薯的詩詞佳作全部刊登了上去,這個時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把自己的詩作出版的,所以名士們對於刊登了自己詩作的《興明報》十分感興趣,讓《興明報》在士林中的影響力大大增強,郭致遠的名氣也自然水漲船高,至少在福建士林中都知道他這麼一號人物了。
紅薯的推廣成功也使得郭致遠在古田的聲望再次高漲,如今古田各方面的工作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人口比郭致遠上任前增加了一倍還多,從來都是收不滿的賦稅也是史無前例地上交了十成,治安方面更不用說,連小偷小摸的小案件都很少發生,就連向來是最落後的文教方面因為郭致遠擴建縣學增加生源也放了個衛星,一下子考中了八個秀才,要知道在這之前,古田已經好幾年沒有人考中秀才了!
黃似華原本是想抓住賦稅和文教這兩個古田歷來最薄弱的環節大做文章的,沒想到郭致遠卻用實打實的政績再次狠狠地打了他的臉,在福州府所轄的縣中只有古田完成了十成的賦稅徵收,也只有古田一次考中了八個秀才,這標誌著古田已經由福州府經濟和文教最落後的縣躍居為福州府所轄縣的前茅,要是黃似華還雞蛋裡挑骨頭,那就坐實了徐學聚對他嫉賢妒能的彈劾,所以黃似華不但不能批評郭致遠,還不得不捏著鼻子發公文表彰郭致遠做出的政績。
這個時候黃似華終於意識到郭致遠的厲害了,這樣的人單純靠他自己是壓制不住的,只有找一個郭致遠絕對得罪不起的人來對付郭致遠才行,很快他想到了一個人---稅監高寀!
明朝歷代皇帝對於稅收都是非常重視的,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的錢袋子,他們信不過下面的官員,擔心他們貪污,所以把自己最信得過的身邊人---太監派出去擔任稅監,為他們搜刮民間財富,能夠擔任稅監的通常都是皇帝的心腹太監!
稅監的權力很大,他們以天子門人自居,不受地方各級官吏轄制,還可以充當皇帝耳目,隨意彈劾地方官員,所以地方各級官員都是談稅監色變,輕易不敢招惹。
這個高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自1599到福建擔任稅監,任用當地的地痞流氓充當稅役,橫徵暴斂,干盡了壞事,極大地擾亂了福建的地方經濟,引起了極大的民憤,福建本地官員多次上奏摺彈劾他,都沒能奈何了他,反倒是那些彈劾他的官員被他整得很慘。
第一百八十五章 紅薯詩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