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這件事情究竟是如何泄露出去的。
沈惟敬雖然明面上是石星挑出的人,但是實際上卻是因為在朝鮮之役當中出色的表現而受了他的旨意。
從這場戰爭一開始,朱翊鈞就看出豐臣秀吉不可留,但是當時朝廷的狀況不可久戰,而豐臣秀吉又狡猾得很,加上朝堂之上對於此戰議論紛紛,所以朱翊鈞才暗示石星上奏,尋個機會準備議和。
而議和的過程也是由他暗中推動,所以他對其中的彎彎繞繞再清楚不過,那降表就是假的。
豐臣秀吉的確是有意議和,但是他提出的條件卻是大明完全不可能接受的,不僅要大明下旨將朝鮮四道割讓給倭國,而且還要求大明下嫁公主為天皇后。
當時朱翊鈞看到這封密奏的時候,簡直忍不住要即刻下令,讓留守遼東的劉綎即刻進軍,剿滅這幫亂臣賊子。
要知道,大明立國兩百年,從未有過任何和親之舉!
歷代大明天子都將和親當做恥辱,豐臣秀吉這簡直是在赤裸裸的打臉,何況他一個戰敗之國,朱翊鈞沒叫他親自滾到京師來謝罪都是仁慈的了,竟然如此狂妄。
不過到最後,朱翊鈞還是壓下了火氣。
他不是年少輕狂之時了,知道意氣用事解決不了問題,就算是要開戰,也不是現在,當時國庫空虛,他的內庫支撐了一場大戰,也所剩無幾,想要再起戰端,談何容易?
那豐臣秀吉需要時間休養生息,大明又何嘗不需要?
不然的話,他又怎麼會如此著急的想要用礦稅來收繳錢糧。
而且這份條件大明是絕不可能接受的,甚至於只要透出一點風聲,外朝的文臣們怕是立刻會炸鍋,千萬不要以為文臣們都不好鬥。
事實上,朱翊鈞清楚,大明朝的文臣才是最好鬥的一群人,在他們心中,大明乃是高高在上的禮儀之邦,能夠賜封倭國是天大的幸事,爾等竟敢如此囂張,簡直是不將大明放在眼中。
如此一來,剛剛停止的戰爭必然再度開啟,而這卻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他當即決定封鎖消息,並且令內閣輔臣會同兵部尚書進宮密議此事。
最終決定將此事暫且壓下來,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並且儘量拖延時間,等到大明財政有所緩和之後,再發兵徹底鎮壓倭國,於是才有了這一次的和談之事。
不然的話,難不成這堂堂的兩國和談,竟能真的被兩個小人物用語言不通這一招欺上瞞下?
開什麼玩笑!
只是他這個皇帝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開戰罷了。
不過在他的預計當中,倭國使團此番要迴轉倭國,至少需要四五個月,而豐臣秀吉就算是惱羞成怒緊急調軍,遠渡而來也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如此一來,半年的時間便過去了。
到時候他就可以以逸待勞,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誰知道,這番計劃,全部都被朱常洛給破壞了,看這份奏疏上所說,雖然沒什麼證據,但是和真相卻已經十分接近。
眉頭緊皺,朱翊鈞將注意力轉回朝堂之上,開口說道。
「此事事關重大,還是擇日再議吧!」
第三百零四章: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