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不到多少東西,所以建奴對於出兵遼東的興趣不大了。如果想打朝鮮,他們會顧及我們天地會!所以,這說明我們前一陣派人在建奴的地盤打游擊戰,還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的。」
對於派人到建奴的地盤打游擊戰這件事,天地會內部是有分歧的,只是因為這是韋總裁親自作出的決斷,沒有人敢直接反對罷了。
很多人認為守住遼南就可以了,朝鮮不必管,更不用放那麼多人跑到建奴的地盤打游擊。
別看只派出萬餘人去建奴的地盤,但是這萬餘人的軍費可不少,供給也很麻煩,在建奴的地盤,想送補給過去,得想方設法。
這都增加了成本,而且,派人去建奴的地盤,打的再好,人員也是不斷減少,需要不斷補充的,這些死去的人,都是寶軍的精銳中的精銳,不少人覺得太可惜了。
而且,直接出兵管理朝鮮的兩個道,很多人也覺得沒有必要,既然朝鮮的王室已經順從天地會了,何必再直接出兵管理?
把生產出來的東西往朝鮮一賣,能換錢就可以了嘛。
直接派人去管理,這成本多高啊?
這些都是小農思想,也沒有辦法。
韋寶知道天地會的這幫骨幹,都是農民出來的,普遍沒有什麼文化。
雖然他沒有完全鎮壓韋家莊原本的地主階級,還保留了很多地主。
但那些個小地主都一個樣。
別說他們都被派到商業部門去了,就是都留在職能機關也一樣。
小農思想就是很容易滿足!
不能說他們不聰明,其實都
很聰明,甚至是精明。
但是在事實上,首先在意識形態上和行為準則上已經在根本上有了巨大的差異,也是在文化上有無法溝通的地方。
韋寶以前認為這是政治的問題,但現在發現政治不是根本原因,根源依然是文化上的問題,而文化上的缺點通過了政治和歷史的因素放大。
肅穆的秦漢,情景淡雅的兩晉,雍容華貴的隋唐,市民文化的宋,很難說華夏的審美。
像一個五味雜談,無法說清楚是什麼味道。
來到華夏最終都被消化了,這也許就是華夏的文化。
這種說不清的文化,韋寶覺得這本源在「小農思想」上。
小農思想是為滿足個人溫飽,在一小塊地上自耕自作,無約束、無協作、無交換而長期形成的一種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典型的小農意識。
地主階級是這樣,老百姓更是這樣,心理素質上表現為求穩、怕變、盲目和狂熱,從而形成很大的保守性,本能的排斥變革,缺乏主動進取精神。
在價值觀念上,自然經濟使得人們形成以自足、患得患失、平均主義為特點的觀念體系。
在思維方式上自然經濟的規模狹小導致人們的活動範圍狹窄和認識水平低下,從而決定了人們的思想方式的經驗性、直觀性和不系統性。
經歷了幾千年的王朝更迭,無論是政治帝王家為了統治而賦予的,或者是地廣人多的客觀原因,中國人都習慣與維持自己一家一族的利益,非要跟人斗跟天斗才覺得自己在這世上能生存得下去。具體表現就在於1,小富即安。有小農意識的人,其追求相對較低,只要超過了旱澇保收,吃飽喝足略有結餘的,目標,就會產生富有的感覺。
結果是沒有了從前那種吃苦耐勞,不幹活就要餓肚子的危機感。
有了結餘就開始琢磨著享受,不懂得把結餘投入再生產,讓結餘有更多的結餘。
缺乏自律。
小農生產方式是典型的個體行為,自家的地、自家的犁、想下地就下地,想種啥就種啥。
所以,沒有規章,也不懂得什麼是制度,不需要約束,哪來的自律。
有小農意識的人一般很隨心所欲,公私不分、上下不分、內外不分、輕重不分,不用說作為一個主官應肩負的責任,就連作為一個人與社會相處的標準分寸都談不上。
宗派親族,個體經營,勢單力薄,沒有組織,沒有協作,沒有利益責權的共存,自然也就沒有抗風險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0815 建奴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