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也還不是主要原因。
沿海省份的衙門和士紳大戶知道海貿會對他們有影響,可並不能斷定就一定是壞的影響,至少有的在祖輩,或者接觸過海貿的人,知道海貿的利潤是很大的,知道如果弄得好,與官府勾結,是能賺大錢的。
並不一定虧錢啊。
所以,一場來的很快,去的也很快的反對,越來越淡薄。
在大年來臨之際,京城的大戶人家們都開始張燈結彩,貼春聯,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讓韋寶意想不到的事情,大明的黨爭又趨於激烈了。
起因是高第突然下令,要放棄整個關外,全線退守山海關。
這一點其實早就有人提出來,在王在晉時代就有人提出來了。
這不是第一次來。
高第是魏忠賢搞到遼東去的人,但並不屬於閹黨,頂多算一個牆頭草。
東林黨本來都被魏忠賢打壓的偃旗息鼓,匍匐著,就剩下能活一天算一天了。
明亡主要是整個官場如商場,傳統的忠君報國思想改成了忠錢報黨派利益。
晚明整個民風「商業思潮」過濃,整個國家「畸形經濟」發展明顯。
再加上,稅收制度不合理、一條鞭法導致流民大增。
對於這些,明朝從皇帝到內閣再到官員,不思改變反而覺得很正常。
這些才是關鍵,導致明朝的實力挺大,但問題卻越來越多。
這裡面也有很多韋寶的因素。
晉商當中雖然沒有韋寶這麼出挑的人才,但實力仍然是大明最強大的。
從經濟這塊來說,發展了兩年的天地會,即便加上控制的遼南、韋家莊、朝鮮,天地會的經濟總量與晉商也是沒法相提並論的。
兩邊的差距沒法計算,韋寶估摸差距至少是三十倍以上,甚至可能達到五十倍!
因為晉商集團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整個大明的財力!
千萬別說商人沒那麼大的本領,老晉商在明末能起到什麼作用。
韋寶認為是決定性的作用,最關鍵的是持「晉商通敵導致明朝滅亡」觀點的人根本不知道明朝的晉商是什麼人。
所謂八大皇商主要是貿易商人,在晉商中根本不是什麼「大人物」「大商人」,根本接觸不到「朝廷大事兒」。
包括被許多人惦記的李自成起義,商人能鼓譟起來嗎。
崇禎殺袁崇煥,是商人鼓動的嗎。
殺魏忠賢,是商人鼓動的嗎。
同樣,「八大皇商」主要是通過商貿給後金帶去了糧食和武器。
問題是這些起多大作用。
就好比火器,明朝火器很牛,被人認為是滅明的重要原因,所謂的「八大皇商」運去多少門。
明朝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清撿了一個便宜而已。
就是南明的滅亡,都是因為內部不合導致,是自己不爭氣。
商人起不了決定性作用。
晉商也沒有那麼大的魄力,沒有一個像韋寶這樣的人,但這幫人搞破壞絕對是好手。
晉商的主流是官僚商人,真正的商人根本不入流。
明朝晉商和清朝晉商完全不同,明朝晉商主要是鹽商家族是權力家族,利用權力壟斷鹽業,例如張四維、王崇古家族。
清朝晉商則是貿易商、銀號等。
明朝的晉商靠的是權力、壟斷,清朝的晉商則靠的是巴結權力並通過自己的努力。
由此,才有老晉商、新晉商區別。
鹽業改革中經幾次轉變,但總體上,老晉商、徽商成為「鹽業主導」。
老晉商以張四維家族、王崇古家族為代表人物。
王崇古曾經擔任過兵部尚書、陝西總督掌握軍事,王崇古的外甥張四維成為內閣首輔。
張居正依靠的就是張四維家族的經濟,張四維的二弟張四教、四弟張四象都是著名的大鹽商。
王崇古的父親王瑤、哥哥王崇義、從弟王崇勛、伯父王文顯、姐夫沈廷珍和外甥沈江均也是大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