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
「你的思路整體沒錯。」邵樹德整理了下想法,道:「現在不打,以後更麻煩。不過有一點想錯了,打阿保機和室韋,根本用不著那麼多兵,三萬精兵足矣。契丹、室韋與咱們不一樣,他們要放牧,要忙農活,一年中能打仗的時間不多。而咱們都是職業武人,年頭到年尾,可以一直陪他們玩。」
「抽調個一萬禁軍騎兵、一萬騎馬步兵。再從各蕃部徵召輕騎,這個出三百,那個出五百,不傷他們根本,但湊一湊,一萬人就來了。有此三萬兵,在遼東牧馬,收集消息,一有機會就殺上去,多來個幾次,他們就受不了了,要麼遠走,要麼投降。」
「以前阿爺懶得搭理他們。但他們既然自己找死,那就怪不得誰了。明年——」說到這裡,邵樹德頓了頓,道:「作為太子,也該熟悉下全國各道州了。今年你巡視河北、遼東二道,室韋諸部,一併解決了吧。」
「兒遵旨。」邵承節應道,神色間略略有些欣喜。
「現在說第四件事——」邵樹德接著說道:「你下令在宛葉走廊新修陂池,何故?」
他提到的是方城口的船閘,也就是襄漢漕渠的關鍵點。
方城口那地方,前方有河流可通航,後方也有河流可通航,但就差方城口那一小段。
歷史上趙二試了兩次,功敗垂成,最接近一次就差幾米高差。
邵樹德沒費那個事,直接修建船閘,使用山頂運河通過。
確實成功了,但現在出現一個問題:枯水期水不夠,不能全年通航。
這地方本身就是靠上游蓄水,流入關閉的閘門內,慢慢把船升高,接入宛葉走廊內的河道,令其越過方城口——中國古代稱之為斗門、船閘,西方稱之為「山頂運河」,顧名思義,如何讓船翻過一座山。
船閘每一次升船完畢後,都要放水。多放幾次,上游蓄下的水就不夠用了,十分蛋疼。
再聯想到之前船閘放水時把下遊河堤沖毀的事情,這事幾乎快成邵樹德的心病了。
「水不夠用,故多修三個陂池,再徵發夫子,開挖溝渠,令其連通斗門,需要時放水補充。」邵承節說道。
「果然。」邵樹德嘆道:「試試吧,多點水,也能多通一些船。」
「現在說海上之事。」邵樹德看了眼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的十郎,笑了笑,道:「淮海道的聽望司分部上報,如今出海之人愈來愈多,且購置強弓勁弩,掠人為奴,四處發賣,你覺得這事該怎麼處置?」
邵承節一聽,立刻說道:「或可讓渤海商社的人出面,私下裡找那些船長談談,如果敢劫掠商船或大夏百姓,朝廷便要掘他們的根。」
海商或者說海盜,好管嗎?
看似不好管,其實又很好管。
他們終究是要上岸的,在岸上也有家人。他們出海劫掠的目的,始終是為了求財。賺到錢後,還是會回岸上當富家翁的。
朝廷只要消息靈通,抓捕他們不成問題。
真正無法抓捕的,那都是有保護傘。
「你覺得這些人出海,於國有利嗎?」邵樹德問道。
「這些人亦商亦盜,看似名聲不好,但去歲捕了兩頭鯨、海豹、海獅、海象、海獺、海狗若干,就連父親吃糕點的快子,都是海象牙製成的。」邵承節說道:「只要他們賣貨給渤海商社,給市舶使繳稅,兒覺得問題不大。海上行商的,兒敢說,十個有八個是海盜,還有兩個在準備當海盜。」
「哈哈!」邵樹德大笑。
海商與海盜,確實是一體兩面。大海上沒有王法,你無法約束任何人,貪婪之心上來了,什麼事都敢幹。
說句難聽的,只要毀屍滅跡,他們連渤海商社的船都敢搶。只不過發展的年頭短,還沒有聚集成大股勢力,渤海商社的船又是集群行動,他們還不敢搶罷了。
歷史上的歐洲海盜,有官方許可的私掠者,也有連本國人都搶的毫無底線的海盜,但有必要因此禁海嗎?沒有必要。
這是因噎廢食,因為完全可以派平海軍的船隻護航,消除威脅。
當然,如果換了某些官員,一看到居然要增派水師護航,成本增加,為
第六十七章 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