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太后在宗親諸侯眼中,自然就是萬萬得罪不得的存在。
甚至是唯一一個『絕不可得罪』的存在。
但若今後,漢家的宗親諸侯,果真都要先請天子審查一下自己的兒子們,然後再確立繼承人,那就等於出現了第二個宗親諸侯萬萬得罪不起的存在。
諸侯得罪不起的人,從一個變成兩個,這就等同於原本獨屬於東宮竇太后的權力——對宗親諸侯予取予求的權力,將被天子平白分走一半。
而且不單是竇太后的這份權力,被天子榮分走一半,而是漢家日後的每一位太后,都被後世的每一代天子,分走這一半的權力。
而且這裡的『分走一半權力』,可不只意味著原來太后一言而覺的事,以後得由太后和皇帝一同決定。
——漢家的東西兩宮,從來都不是純粹的合作關係!
用後世比較著名的一句話來說,漢家的東西兩宮,是原則上站在同一戰線,事實上又分別領銜不同的政治陣營、原則上不發生衝突,實際上卻處於良性競爭的對立關係。
太后能幹,那就是太后獨攬大權,臨朝稱制,把控政權的大方向;
皇帝能幹,則是天子君臨天下,鎮壓包括東宮太后在內的整個天下。
故而,原本獨屬於東宮太后的權力,在被天子分走一半之後,便必定會成為兩方對立的又一戰場。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你是宗親,原本被封去了南方未服之地,如長沙之類;
你想要換一個稍微好一點的封國——哪怕地方小一點都行,但起碼要稍微適宜人類居住、生存。
但你一沒有拿得出手的功勞,二沒有和皇家嫡脈的過硬親緣關係,屬於絕對意義上的透明人。
在過去,你朝思暮想著移封中原,擺在你面前的唯一選擇,便是在東宮太后面前露回臉,甚至是讓東宮太后欠你一個人情。
作為宗親諸侯,你無法自由離開自己的封土;
你的封土貧瘠,你也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能討東宮太后的歡心。
於是,你等啊等,等啊等,窮其一生,都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
萬般無奈之下,彌留之際的你,只能叫來那個不成器的兒子,緊緊握住他的手,再三囑咐道:一定要對東宮太后畢恭畢敬,一旦有機會,便一定要移封中原······
這,是東宮太后一言而覺宗親諸侯之事的時代。
同樣一件事,在燕王劉定國鬧出這麼一檔子事之後,便會徹底大變樣。
你還是宗親諸侯,封國在南方,非常貧瘠;
你也還是一無功勞,二非嫡脈的遠方宗親,想要移封中原,依舊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方案。
這時候,擺在你面前的,卻不止有兩種選擇了。
你可以選擇諂媚東宮,伺機而動;
也可以選擇效忠天子,爭取移封。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選擇在東西兩宮之中,替其中某一方,辦一件損害另一方利益的事。
比如說,站在東宮太后的陣營,以諸侯王的身份聯合幾家諸侯,上奏長安:陛下年紀還小,實在是還沒有能力親政啊!
又或者,是站在天子的立場,糾集幾個好兄弟表奏天子:太后阻止陛下親政,是何居心!
陛下尊太后為長者,俺們這些遠方親戚們,可不會讓一個外姓老婦,欺壓我漢家的嫡脈天子!
這後兩件,無論你干成哪一件,你移封的事都大概率會辦妥。
當然了,如果你選前者,你就要小心日後東宮駕崩,你會被天子秋後算賬。
而這,也正是竇嬰『不敢』看透這弊端在哪的原因所在。
——這件事唯一的弊端,便是讓漢家的天子,也實打實具備了拿捏、制衡宗親諸侯的權力,將這個原本獨屬於東宮太后的特權,轉變為了太后、天子共有的權力。
類似的權力還有許多。
比如太后、天子皆可口稱朕,亡稱崩,出入稱警,行文用制;
比如太后和天子,都可以掌控大權,都可以『君臨天下』。
但這些由太
第267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