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看名字就知道這倆人註定要有一番你爭我斗,二人從小斗醫斗到大,結果顧長生的爺爺率先迎來了朝廷的徵召,欽賜太醫之名,召他赴京前往太醫院任職,可彼時顧承醫正在努力的編纂醫書,將畢生所學所遇所用的藥方盡皆記錄成冊,並以醫書未成,難以惠及天下醫者之由,婉拒了朝廷的徵召。
朝廷見此,倒也並未怪罪,退而求其次改為徵召在柳州一代同樣頗有名氣的胡秉志,胡秉志並未拒絕,欣然前往。
胡秉志進了太醫院,胡氏醫館水漲船高,其侄胡一海接手了胡氏醫館,並順利的做到了柳州城醫行的行首。
胡秉志進京不久,顧承醫身染頑疾不治而亡,獨獨剩下待嫁的孫女顧長生和未寫完的醫書。
顧承醫此人,醫術於胡秉志不相上下,可卻比他更精於病後調理。
這可不就被惦記上了,京城什麼最多?貴人啊!貴人病癒肯定是要調理的,而胡秉志卻不精於此道,是以他的侄子這五年來,幾次三番以顧老太爺當年許諾所著醫術乃是為了惠及天下醫者為由,前來尋宋伯討要醫書,宋伯不敢擅專,便以顧長生出嫁,醫書作為陪嫁已經送往京城為由搪塞了過去,可胡一海仍不死心,顧長生嫁入京城高門,自然不便討要,如今顧長生被休歸來,他自然死灰復燃,又要前來討取。
顧長生聽罷,感慨了一下自己這身子的爺爺高風亮節,要知道古代的醫者,所開的藥方,那都是不傳之秘,必然要在抓藥的時候收取回來,更別提要將醫術傳給旁人,那自是不可能。
可顧老太爺卻生了著書立說,惠及萬醫的意念,怎能不讓人喟嘆。
莫說古代,就連顧長生師承的嚴氏,對於收徒也是只傳自家子弟,這也是她拜師時受盡磋磨的原因。
而且她當時也曾立誓,針灸之藝再傳他人,定要經過師門的允許。
可見能將安生立命的手藝傳於他人,需要什麼樣的勇氣和德行。
「宋伯,那醫書真的與我陪嫁李府了嗎?」顧長生聽完,沉思許久才緩緩問道。
「不曾,當時娘子傷懷老爺故去,封了老爺的書房,是以並未將醫書帶走。」宋伯搖了搖頭,說道:「是老奴給娘子惹禍了,若我不說醫書在您手裡,胡一海定不會這麼……」
「宋伯不必自責,那種狀況,你的應對是最合適的,不論你說什麼,他們都不會相信,也不會善罷甘休,唯有我,才是最好的擋箭牌。」
時人趨利,往往不擇手段,就算宋伯說醫書給顧老太爺陪葬了,胡家怕是撅了顧家的老墳,也要給挖出來!
「宋伯,去把醫書拿來吧。」顧長生嘆了口氣,哎,這還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宋伯應了一聲退下去拿醫書了,徒留下顧長生一人在此怨天尤人。
你說你寫什麼不好非要寫醫書?你說你寫醫書也就罷了,自己一個窩在家裡想咋寫就咋寫,為嘛還要昭告天下?現在好了,麻煩來了,這鍋她是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背的好了,是她秉承爺爺遺志,那是理所當然。背不好的話,那是她這做孫女的欺師滅祖,兼之爺爺也落下個欺世盜名的名頭……
顧長生覺得這日子真心是,太操。蛋了!
宋伯回來的很快,因為顧老太爺的書房就在前院。
顧長生看到他鄭重遞來的醫書,臉色也不由肅穆了起來。
不管她如何暗自腹誹,但一個能耗盡心力著書立說的醫者,值得任何人的尊重。
顧長生一邊思索,一邊翻開了醫書,這個線裝的厚厚冊子,甚至連書皮都沒有。
一筆一划勾勒的字跡,顯示出來著書人的嚴謹,端正的筆跡絲毫未見潦草,可見其鄭重。
應對各種病症的患者,所需的各類藥方,貧賤者如何用藥才能見效,富貴者如何用藥才能見效,竟然根據病患的身份各列了開來,貧民所用之藥多為廉價而且易得的,更注重平時調理,富貴人家則不考慮藥價,乃是頗為中規中矩的藥方……
顧長生越往下看,臉色愈發凝重,她凝練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中醫精髓,遍讀醫書典籍,自是一眼就能看出此書的價值。
這是一個大醫凝練一生心血所著,包含了他的濟世救民之心,以及他生平的所有關於行醫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