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難得住李泌呢,他立即反駁道:「大論所言似乎才是顛倒黑白吧,貴國仗著地利,長期以石堡、黃河九曲為跳板,入侵我隴右,我國接近吐蕃的田地,被你們吐蕃人戲稱為吐蕃田莊,我隴右百姓辛苦耕耘,然而每年麥收之時,吐蕃兵馬便呼嘯而來,搶糧擄人,無惡不作;
今年合川守促之戰是如何發生的?難道不是因為吐蕃王子親自帶兵到我廓州一帶搶糧殺人,才引發那場戰爭的嗎?貴國王子的屍骨還埋在合川守捉外呢,大論便不想承認為些事實了嗎?
大論不檢討己方的罪過,反而指責我軍去攻打你們?真是豈有此理?既然如此,看來大唐與吐蕃之間,真的只有用戰爭來解決問題了。」
朗?梅色意識到,再這麼翻舊賬下去,對吐蕃將非常不利,他連忙說道:「大唐與我吐蕃之間的糾葛,一時也理不清,貴使應該明白,兩國正是有了糾葛,這才需要議和,貴使以為然否?
大唐與吐蕃,本是舅甥之國,本可以和睦相處,兩國生戰,只會兩敗俱傷,給兩國、以及兩國的百姓帶來沉重的災難。」
如果李泌真是來議和的,說到這,應該是漸入佳境了,可惜,李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來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把吐蕃大軍拖上幾日。
他從容地說道:「這麼說,大論是同意釋放所有被吐蕃擄去的大唐百姓了?」
朗?梅色被噎了一下,這個條件對吐蕃面言,不光是難辦到,而且不管釋放多少,對吐蕃來說,都等於是被擺到了被告席上。
毫無疑問,這將讓吐蕃很難堪。
但李昂和李泌先後將這個問題提出來,而且態度頗為堅定,現在顯然是繞不開這個問題了。
朗?梅色只得舊調重彈道:「關於貴使所說的我吐蕃擄掠大唐人口的問題,本官不敢說完全沒有,但相信這只是少數人的行為。而且也只有大非川接近隴右一帶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大唐的百姓無法習慣高原的氣候,除了大非川一帶地勢比較低,大唐的百姓還勉強能夠生存之外,再往高處,大唐的百姓就難以適應了,便是有人想把大唐的百姓擄去為奴,也活不下去,先前李長史帶兵偷襲我大非川一帶,所看到的一些奴隸,其中貴國的百姓也只是極少一部分……」
不等朗?梅色說完,李泌就打斷他道:「大論所言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吧。我大唐前有文成公主,後有金城公主相繼下嫁到邏些,連貴為金枝玉葉的皇家公主都能適應邏些的氣候,何況一般的大唐百姓呢?」
這下朗?梅色真被駁得啞口無言了,吐蕃地廣人稀,每次發動戰爭,擄掠人口都是必然會做的事,這是不爭的事實。
朗?梅色知道,如果不在這件事情上作些讓步,這和議是很難有進展了,權且答應釋放奴隸吧,反正大唐也不可能派人去一一查清吐蕃有多少擄自大唐的奴隸。到時釋放一部分做做樣子也就行了。
能否達成和議,對朗?梅色來說將關係到他的前途命運,尺帶珠丹之所以用他為大論,就是指望用他和大唐議和,如果這件事辦砸了,他這個大論只怕也做不了多久了。
不管是為了吐蕃,還是為了個人的前途,朗?梅色都希望這次能與大唐達與和議。
「貴使放心,關於被兵士擄回的大唐百姓,我一定會奏請我們贊普予以釋放,只是要查清到底有多少被擄有大唐百姓,這需要一點時間。現在兩國應先行休兵言好……」
朗?梅色剛說到這,李泌就再次抓住他的漏洞,打斷他道:「大論所言,我極為贊同,只是現在吐蕃五千兵馬還在攻打我金天軍,大論說要先休兵言好,是不是應該先把貴國的士兵撤回來啊?
而且大帳之外這數萬大軍,其勢洶洶,難道不是準備去攻打我隴右的嗎?既然要休兵言好,這幾萬大軍是不是也應該先撤回解散呢?」
當然應該,無論從哪一點來說都應該。只是朗?梅色再傻也知道,大軍既出,哪裡是說撤就撤的。
再說了,現在唐軍也大量在邊境集結,吐蕃大軍這一撤,鬼才知道唐軍會不會乘機銜尾追擊。
朗?梅色神色凝重地說道:「貴國在邊境上同樣集結了大量兵馬,是不是也應該先撤回呢?雙方同時後撤,才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