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已經不是第一次遊歷世間了,自從離開渭州前往神都之後,他幾乎就沒有在神都消停待過多久,這些年來來去去,走走停停,一座大梁,幾乎都有他的身影。
刻意繞過神都的陳朝朝著瀛洲方向而行,在路過一座名為長坂郡的時候,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當地故事。
說是這座長坂郡在前朝的時候,幾乎每年科舉都會出一兩個進士,年年不斷,這樣一來,等到時間長久之後,前朝廟堂上,其實出自長坂郡的朝臣就不在少數了。
當時所謂的長坂黨幾乎是遍布朝野,聲勢浩蕩,不過也因為此事,當時前朝覆滅,長坂黨也被認為是罪魁禍首,畢竟他們在朝野權勢滔天,卻沒有盡到治國之能,勸誡君王之責。
或許也因為如此,等到大梁朝建立,長坂郡的讀書人每年科舉,就再也沒有高中過,這並非大梁刻意針對,而是好似冥冥之中就有那麼一股子氣在攔著這些讀書人再次高中。
其實若是有境界高妙的鍊氣士來到此地,大概會看明白,在天地之間,屬於長坂郡的那縷文運,稀薄的幾乎不可見。
其實這種現象,換一個老農都很好解釋,就像是一塊肥沃的田地,連續許多年都是大豐收,到了某年之後,開始沒有收成,這都在情理之中。
依著他們的說法,是該讓田地歇一歇。
長坂郡就像是這麼一塊田地,曾經灑下那麼多讀書種子,都開花結果,可總不能一直都這樣才是。
不過長坂郡這顆粒無收的境地,要持續多久,沒人能說好,是終大梁一朝都是休養生息,還是在某天,重新生機勃勃。
但不管怎麼說,這兩百多年來,早就磨滅了這長坂郡的讀書人心氣,從百餘年前開始,便陸續有綿延了數百年的書香門第,舉家搬遷,離開此地。
隨著時間推移,如今長坂郡里,剩下的書香門第,已經不多,而且大多破敗,是因為搬不走而沒想著搬走,而並非不想搬。
但實際上即便是搬出此地的書香門第,在其餘地方,家中後生,也都沒能高中,好似雖說人離此地,但根在此處,很難說真正和此地撇清關係。
後來又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說法,說是長坂郡的讀書人不能高中,是因為和大梁朝天生相衝,想要改變現狀,只能等大梁朝覆滅,新朝建立,才有逆轉之可能。
但這種傳言,實在是過於兇險,哪怕是有不少讀書人是這般覺得,但絕不可能開口這麼認為。
甚至於為此,州府那邊對長坂郡的注意程度都高了不少。
駐守此地的郡兵,是別處郡城的一倍。
不得不防。
讀書人看似手無縛雞之力,但實際上在某些重要節點都占據了極重的戲份,當年書院建造,收攏儒教讀書人,成為儒教聖地,雖和歷代王朝的關係不錯,但遠沒有到了如今這般的相融局面。
而推動此事的人,正好就是長坂郡的一位讀書人,那人姓董,出自長坂郡董家,向當時的皇帝陛下上書一策,名為《舉賢良對策》,也是此策一出驚動世間,那位董姓讀書人被請進帝都,和那位皇帝陛下對談三日,不分晝夜,甚至是同食同寢。之後那位皇帝陛下拜這位董姓讀書人為國相,由他和書院協商。
當時的書院院長和這位董國相手談數局,各有勝負,在手談之時,兩人激烈辯論,最後書院院長越下越驚,發出感慨,「天下讀書人,我不在最前,只遙遙可見董相背影。」
要知道歷代書院院長都是天下讀書人公認的學問最高之人,但那一代的書院院長竟然會發出如此感慨,就足以說明那位董姓讀書人的學問到底多高了。
後來那位書院院長甚至想要退位讓賢,讓這位從未在書院求學過的董姓讀書人擔任書院院長一職,但被那董姓讀書人拒絕。
但在那個時候開始,天下讀書人都知道了,世間學問最高之人,非是書院院長,乃是這位董國相。
而後董國相治國一甲子,四海昇平,世道太平,而後歸隱,壽終正寢。
但在這一甲子中,這位董國相也留下過許多經典,其中出名者,諸如《春秋繁露》《天人三策》至今仍被天下讀書人視作經典。
那董姓讀書人,更是被尊
第八百九十九章 人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