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的城市鄉鎮也還算安定祥和。
換做北伐戰爭以前,那真是一言難盡。從天津坐火車到南方,到處都可以看到戰爭的蹤影,因躲避戰火而逃難的百姓隨處可遇。
如此比較,至少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給廣大老百姓帶來了難得的和平前提是忘掉已經淪陷的東北四省和半淪陷的察哈爾。
抵達上海之後,周赫煊當晚便住進了海格路的花園洋房。
於佩琛已經習慣性麻木了,對於周赫煊在上海有豪華大宅,她一點也不感到驚訝,心裡只是在想:「要不要順道去看望母親和舅舅?」
於佩琛的外公岑春煊,這些年一直居住在上海。
二次革命時,岑春煊甚至跟孫中山爭奪過領導權,一度出任討袁軍大元帥,岑、孫兩人當時鬧到反目成仇的地步。直到國共第一次合作,孫中山專門到上海拜會岑春煊,兩人終於冰釋前嫌,一起商量北伐大計。
岑春煊在北伐期間是出了不少錢的,前兩年的淞滬抗戰,岑春煊還捐了3萬大洋給十九路軍抗日。
只不過在去年4月底,岑春煊就已經病逝了。而於佩琛這個外孫女,卻苦於沒有路費,無法前往上海送外公最後一程。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無法理解,為啥岑春煊有錢捐給十九路軍3萬大洋抗日,卻不出錢資助自己的親外孫女?
其實很簡單,於家和岑家早就鬧翻了。
於家出了個敗家子,連老婆子女都無法養活。八年前,於佩琛的母親帶著幾個兒女,前往上海投靠了岑春煊,只留下於佩琛和二妹在北方讀書。
這種寄人籬下的滋味很不好受,雖說岑家人沒有掀起他們,但於佩琛的母親卻很要強,儘量自食其力供兒女讀書,並沒有索求無度地找岑家要錢。
於佩琛和二妹在北方生活得很艱難,只有三年前來上海探親,享受了一些岑家人的幫助。比如舅舅把於佩琛介紹給進步人士,主演熊佛西導演的話劇,還被選為學生代表出席太平洋學術會議等等。
「周先生,我……我明天想請假。」於佩琛吞吞吐吐的說道。
周赫煊說:「可以啊,你有什麼事嗎?」
「我想去看望母親和舅舅,他們就住在上海。」於佩琛顯然思想境界還不夠,達不到「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水平。
周赫煊笑道:「讓永振給你支一個月的工資,多買點禮物,別顯得太寒酸了。」
於佩琛感激道:「謝謝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