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奉魏拓跋氏,再奉高齊。」
盧承慶言道此乃是無可奈何之舉,當初鮮卑拓跋一統大江以北,士族衣冠南渡,而留在江北的士族若不順從,只有滅亡。故而權宜之策,只能奉拓跋氏為主。至於高齊,高歡父子雖俗鮮卑,也是漢人之後,即便如此,也是權宜附之。」
見李重九沒有反駁,盧承慶繼續言道江左士族尚人物,關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貴戚,山東士族尚婚姻。上谷公若想與李唐的關隴士族抗衡,而奪取天下,必需得山東士族之助,這才能分庭抗爭。」
李重九默然點點頭,此話是不。
盧承慶言道長樂公主乃天家貴胄,若上谷公與之聯姻,山東士族必不敢小視,而還令河北的朝廷舊吏歸心。將來若公主有所出,立為太子,繼承天下,乃是我華夏正統,山東士族必會歸附之,且天下歸心。」
盧承慶之言十分誠懇,以他范陽盧氏家主之子,道出這話來可見也是用心良苦。
李重九見盧承慶躬身渾身大汗淋漓的樣子,也知他是承受了不少壓力,才說出這一番話。
李重九言道你能說出這些來,著實令我意外,我你叔父一直不喜我入主幽州。但你能如此說,足見我沒有用你。」
盧承慶拱手言道叔父,確實有重門閥高低之見,但對於幽州,對於上谷公沒有惡意,特別近來叔父看幽州在李使君住持之下,欣欣向榮,已改觀許多。」
李重九笑道盧公能這麼想,著實令我欣慰。」
盧承慶聞言,更進一步言道還不止如此,若是上谷公能娶長樂公主,我會說服叔父,將我盧家之嫡女嫁給齊王。」
盧承慶此言一出,李重九外表平靜,但內心不亦於掀起大浪。或作他人這個時候恐怕要跳起來了。
李重九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一個赤裸裸的政治聯姻。
依照盧承慶方才的提議,若盧家嫡女嫁給齊王楊暕,李重九再與長樂公主楊娥皇成婚,那麼如此李重九,隋宗室,范陽盧家三者即綁在一輛戰車。
李重九代表著急速竄起的新興勢力,楊家宗室代表這舊朝勢力,而范陽盧家則代表著河北士族,如此三位一體,等於用婚姻的關係將三者牢牢拴在一起,如此融合成幽州的新勢力,牢不可破。
這是很高的一步棋啊,對於盧家而言,嫁女給齊王,比直接嫁女給,不僅不掉身份,況且也是可以正式融入李重九這橫跨草原幽州的新勢力之中。
難怪盧承慶有把握說服他的叔父。
盧承慶言道當然我盧家也不是沒有條件,我齊王正妃去世已久,但仍有側妃於江都,我盧家之女要嫁齊王必為齊王妃。」
李重九心知楊暕原先的正妃,乃是民部尚書韋沖之女。
韋衝出身關中望族京兆韋氏,乃是關隴士族中第一流的門閥,長安有民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如李世民嬪妃之中,有一韋妃(李世民登基後稱為韋貴妃),其位僅次於長孫皇后之下。而韋妃的曾祖,乃是北周第一名將韋孝寬。
當年楊廣為了這段婚姻也是煞費苦心,拉上京兆韋家這麼一顆大樹,可是韋妃早早病死,等於讓楊暕失去一臂,其還不爭氣,跑去韋妃的私通。
楊暕倒台,但韋氏更盛,到了唐朝李武韋楊四姓並稱,言得就是四姓相互聯姻,真正把握了大權。有唐一代如山東高門的四姓雖出了幾十名宰相,但因為不肯李唐皇室通婚,都是邊緣人物。
正如李世民修氏族志里的,李唐第一等乃是皇室,其次外戚,第三等才排到崔盧王鄭。歷史上李唐皇權不振時,其餘三姓以外戚身份介入,掌握中樞。
而李重九想到,莫非將來的幽州是李楊盧三姓的天下,盧家這步棋下得真妙啊。
想到這裡,李重九心道,果真到了這一步,家事即國事,還是牽扯在其中。雖與楊娥皇在一起時,就二人之事,並沒有單純男女好感,然後在一起這麼簡單,但這一刻到來之際,李重九仍覺得心底不快。
眼下李重九不過是一介公侯,若將來稱王,正妻就是王后,稱帝之後,正妻就是皇后。而當初那位念念不忘,要迎娶過門的女子,現在卻已遠在長安,心隔天涯。
「上谷公。」
聽盧承慶這一喚,李重九這才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