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印軍在魯瓦伊薩特嶺的駐軍只有一個步兵營。
之所以只有一個步兵營,是因為阿拉曼防線有55公里,而此時的英軍在兵力上略顯不足,尤其奧欽萊克將軍布設的這條防線還是向山凹陷的……這使得實際防線要超過55公里於是兵力就更是相形見拙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防線上某些不重要的地區甚至都用在埃及組建的非洲軍代替。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魯瓦伊薩特嶺是個山嶺,山嶺有居高臨下的好處,但同時也有山頂陣地面面積不大駐軍不能太多的缺點……駐守太多兵力會導致人員過於密集,遭敵人炮火覆蓋時很容易造成大量傷亡。
負責魯瓦伊薩特嶺防務的約翰少校是個參加過一戰的老兵。
旦凡參加過一戰的老兵都有個特點,他們有相當多的構築防禦工事的經驗……一戰打的就是塹壕戰,所以經歷過一戰的官兵不一定是名好戰士,但一定會是個土木工事的好手。
約翰少校也不例外,他把魯瓦伊薩特嶺的防禦布成三道。
這三道防線分別在山腳、山腰和山頂,兵力依次為兩個排、一個連,兩個連。
這是一種很合理的布置,它在給英印軍提供防禦縱深的同時還可以增強英印軍的火力……成梯次的三道防線因為山嶺的高度差而形成天然的火力疊加,德軍對第一道防線進攻就會同時遭到來自英軍三道防線的火力打擊。
就像現在這樣,德軍雖然有坦克的支援和火力掩護,但英軍的機槍子彈卻居高臨下的從頭頂上傾瀉而來,除此之外還有迫擊炮炮彈,這使德軍發起幾次進攻都沒能成功突破防線,甚至還損失了三輛坦克。
客觀的說,印度第4步兵師的戰鬥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這並不是說印度兵服從命令或是不畏生死……雖然看起來似乎的確也如此,但性質卻不一樣。
說服從命令也沒錯,英軍軍官怎麼說印度兵就怎麼做。
但這卻不是真的服從命令。
表面上看起來的確是,往深層次的分析這卻是一種「奴性」……印度人信仰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的本質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後為了更好的奴役印度百姓而創設的一個宗教,它把人劃分為高種姓和低種姓,高種姓可以隨意對待低種姓……直到現代,印度還存在因為低種姓賤民在菜地里撿幾片菜葉就被砍斷手掌以示懲戒的事,更可怕的還是印度人都以為這很正常。
另一方面,高種姓的又往往是白人,而英國人又是白人,同時英國人又武力強大殖民印度,這使印度人自然而然的就把英國人當作高種姓對待,於是服從殖民者的奴役和控制那是沒有半點違合甚至還以他們的「忠誠」為傲。
不畏生死也的確是,印度兵的抵抗就比英軍要頑強得多,甚至還有許多印度士兵抱著集束手榴彈乘黑靠近德軍坦克進行近距離爆破……這種作戰方式對於英軍來說是無法想像的。
但這真是英勇行為?
印度教宣揚的是一種來世精神……也就是這輩子受苦下輩子就享福。
於是有許多印度兵在這種精神的影響下,抱著下輩子享福的想法抱著手榴彈沖向德軍的坦克。
所以這不是英勇,而是一種愚昧。
由此可知當年的雅利安人有多狡猾,他們建立起一整套的宗教體系套在印度人身上,不僅當代成功的奴役了印度人,還使這種制度世世代代延續直到現代,而且在可見的將來還會延續……
有句話十分適合印度人:要打破身體上的枷鎖很容易,但要打破精神上的枷鎖卻很困難。
終於,在八輛坦克同時衝上來時,秦川和德軍士兵們就用迫擊炮、手榴彈和刺刀攻下了第一道防線。
當德軍士兵在看到戰壕里只有五十幾具印度士兵的屍體時就感到有些沮喪,因為這個戰果與他們付出的代價和時間有些不成比例。
「繼續前進!」打紅了眼的巴澤爾大聲命令著,坦克稍一停歇就「隆隆」的帶領著戰士們朝英軍的第二道防線衝去。
天空中此起彼伏的到處都是發出耀眼光芒的照明彈,還有雙方你來我往的炮彈,子彈的火花在黑夜中閃個不停,就像是熒火蟲發出來的亮光,只不過隨著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