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並論的,所以在對待自己的這些兒子時就一直對徐岱言聽計從,其他的兒子則一直沒有放在心上,尤其是由婢女所生的四兒子徐麟,從小到大對待他的只有命令,根本不要奢望所謂的父愛。
徐錫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會反對自己的決定,一時之間也沒了主意,於是首位的老者說道:「既然大家都認為可以給徐衛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我也遵從大家的意見,三叔,你是咱們徐家輩分最高的人,就麻煩三叔跑一趟,告訴徐衛,只要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自覺到祖宗的靈位旁懺悔,我就原諒他的過失。」
「這件事我這把老骨頭還是做得來的,」老者扶須說道。
就在大夥都散去的時候,徐錫派往巡撫衙門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但是帶回來的消息不僅讓徐錫大失所望,還讓徐錫生出了一股無力感。
在同治十一年五月的時候,大清中興之臣李鴻章在複議製造輪船未裁撤折中稱:「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國,闖入邊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載,亘古所末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與立約通商,以牢籠之,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里之遙,胥聚於中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
於是一時之間這句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成為了當時洋務派經常掛在嘴邊的名言,在做翰林的時候徐錫也多次在奏章上引用過李中堂的這句至理名言,但他也僅僅知道世界在變,國家在變,卻想不到人民也在變。
在舊時的中國,政府和人民截然為兩事,國家和宗族也是不相調協的,人民的維繫全靠以宗法為背景的鄉治,平時一般的鄉治則以宗祠為基礎的最多。
現在的宗族制度是宋元以下所形成的新的宗族結構,新式宗族是由許多核心家庭、主幹家庭或共祖家庭組成的,共財單位很少超出同祖父的成員,但通聲氣、濟有無的範圍卻可以遠過於五服,其基礎至少有四:族譜、義田、祠堂、族長,於是以族譜、祠堂、義田、族長為標誌的宋元以來的新宗族開始實施其輔助國家治理的政治功能。
可以說自宋元而至明清,真正統治中國的並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數以萬計的士紳,這些士紳所代表的就是宗族的力量,然而自清末以來,一直被中國視為蠻夷的洋人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其打破的並不僅僅是這個國家海禁的枷鎖,還有這個國家人民的眼界。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睜眼看世界,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現在社會的不滿,於是就有了維新派,也有了革命黨,最後又形成了立憲派,但是不管是那一派都是對現有的制度的一種挑戰,而以前牢不可破的宗族勢力也在這一個又一個的黨派中開始鬆動。
封建制度非常完善的宗族制度越來越不適應現在社會的需要,徐衛的作用就是加快了這種鬆動,他以更高的利益為基礎挑戰徐家這一家一姓的宗族勢力,慢慢的他會將這種影響擴大至整個長沙、湖南乃至整個中國,讓所有的人都擺脫宗族的禁錮,讓他們敢說話,敢說實話。
被徐錫稱作三叔的老者並沒有直接去找徐衛,作為一個老江湖總是能夠找到對手的弱點來瓦解對手的抵抗力,於是他直接拜訪了徐衛的弱點,他的父親徐麟。
自從被徐衛拽著反出徐家之後,徐麟是越想越怕,最後嚇得自己整整一夜都沒有睡著,等到第二天聽說徐衛已經將官府擺平後才放下一半的心,而另一半的擔心則是來自自己的父親往日的淫威。
其實對於搬離徐家大院,徐麟是非常贊同的,他從出生開始就厭惡了那種壓抑而又勾心鬥角的環境,只是自己沒有這個決心和膽量離開那座牢籠。
對於自己這個三爺爺的拜訪,徐麟是非常歡迎的,尤其是知道他還帶來了自己父親和解的意向之後,更是喜出望外。
看到喜出望外的徐麟,那老者知道自己找對了方向,於是向徐麟保證,只要徐衛到祖祠懺悔自己的過錯就可以得到對他以往的舉動既往不咎,就是不想再搬回徐家大院也可以。
等到老者心滿意足的離開徐衛的新家的時候,徐麟那半顆提著的心也終於回到了自己的肚子裡,最終什麼事都沒去做,而是回到床上美美的誰上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