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學識淵博,以前也讀過這套竹簡「我讀過,雖然是假託孔子之名,但無關君子,無關道德,全是些奇談怪論。而且裡面還是孔子和女弟子的對話,內容離奇,難經推敲,我也只是當做消遣。」《仲尼說力》的形式和《論語》一樣,也是通過孔子和學生的對話進行的。只是論語中並沒有承認孔子有女徒弟,但《仲尼說力》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孔子和女弟子的對話,而且還是女弟子主導,反而孔子像個學生。
「老師說欲多而物寡,所以我們才要明分使群,但《仲尼說力》卻說可以用類似墨家機關術的技術把所有人都變成諸侯,讓每一個人都有吃不完的糧食,穿不完的布匹,養數不盡的牲畜。若欲多物也多,則老師之主張危矣,我看寫這本偽書的作者不壞好心。」李斯說道。
韓非說道「確實如此,不過這些方法根本不可能實現。最擅長機關的墨家都沒法讓人過上這樣的日子,更不要說偽書的幻想了。」
明分使群是荀子應對欲多物寡的對策,『分』這裡是指身份。使群,就是建立社會的意思。所以明確身份運行社會,這點其實和孔子說的一樣,只是他認為孔子的正名已經不管用了,現在應該重新再正名一次。所以荀子才把孔子的弟子都罵了一遍,再重頭開始,重新通過新的禮儀確定社會地位。
那麼既然大家都是壞人,誰來設立新禮儀,誰來做這個救世主呢?荀子認為是君子。
荀子認為君子是可以重建禮儀的,君子可以通過修身由內而外地釋放出一種品格,擁有這樣品格的君子就可以設立新的禮儀,重新把世界推回正軌。
那麼君子哪裡來?修身而來,如何修身?按照禮儀修身。那禮儀哪裡來?君子那來。君子哪裡來?禮儀修身而來。禮儀哪裡來……
在荀子這邊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是先有禮儀,還是先有君子,就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完全解決不了。
如果舊的禮儀還能培養出君子,那麼荀子罵十二子就沒有道理了,因為這十二子就是按照舊的禮儀要求自己的。但如果舊禮儀沒用,新禮儀又從哪裡來?這個問題荀子是回答不了的,除非有一個天生就是君子的人,不需要修身就能獲得崇高的品德,但如果有這樣的人,那性惡論又站不住腳了。因為大家都是天生的壞人,哪有天生的君子?
。測試廣告2
第五百三十六章再次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