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姚這些內容在偽書里都記載過,就是《仲尼說力》中發展機關、提升物資的歪理。
其實就是想辦法把稀有資源給白菜化,做到人人都能有。
荀子也沉聲說道「若是論道,自然是要有根基,而非幻想。你空口白牙就讓美女、宮殿、權柄變多了,這合理麼?這不合理。」
這個時候韓非也走出來說道「父親會生兒子,兒子還會生兒子,一對夫妻很快就會成為十口之家。國家之下何止萬戶,很快就會成為十萬戶之國。人口是不斷增加的,土地是不會增加的。縱使你能增加美女、宮殿、權柄的數量,但也沒有那麼多土地給你蓋宮殿,養美人,使權柄。」
韓非是有理有據地反對芸姚這種物產可以不斷增加的理論,畢竟土地不會增加。顯然他不知道填海造田。
「等到美人、宮殿、權柄都增加了,到時候自然會有解決人口和土地矛盾的辦法。」這倒是沒錯,但肯定要等很久。畢竟人再能生也是有一個極限的,當人口增長的極限和資源數量達成一個平衡的時候,矛盾基本上也就解決了。而且還有其他的辦法,芸姚繼續說道「而且可以計劃生育,該生的時候生,不該生的時候不生。」
「可笑,那天下誰該生,誰不該生?你來決定麼?」韓非認為就算是天子也沒有這個權力。
芸姚心想和荀子師徒辯論就很有意思,他們思考的都是實際問題,不像孔孟動不動就禮儀道德,說了半天也說不到點子上去,找不到主要矛盾。
而荀子和李斯、韓非等人就看到了本質,那就是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人口和資源的矛盾,可謂領先千年。
當然雖然看到了矛盾,但因為生產力的限制,他們也有歷史的局限性,因此看不到生產力的發展才是最關鍵的。他們接受了欲多物寡的這個先決條件,制定的所有解決方案都是以這個前提進行的再分配。
荀子提出的就是『明分使群』『修身治國』兩個想法,依靠禮儀培養君子,依靠君子頒布禮儀,讓大家都明確自己的身份。
而李斯和韓非就直接了,不要禮儀,禮儀還需要君子來頒布,但君子哪裡去找啊,根本找不到。所以直接用法,法就簡單了,不是君子也能制定。
韓非就說過現在天下賢者寡不肖者眾,所以根本不可能指望救世主。韓非子比荀子更悲觀,荀子還認為會有君子來挽救這充滿人性之惡的天下,而韓非直接就不指望君子了,在他眼中只有權勢這個武器才是真正能帶來秩序的力量。
荀子他們已經不認為堯舜禹、商湯文王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了,全都是人性之惡,都是為了滿足自己,而不是真心為了天下。
。測試廣告2
第五百三十七章更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