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安腦中靈光一閃:『印刷術!』
想到此處,何思安趕忙命周倉將徐庶尋來,稍厚,何思安將活字印刷的方法說於徐庶、法正二人。
活字印刷的原理本就很簡單,何思安略作解釋二人便理解何思安所言!
「妙!」二人異口同聲的脫口而出!
「依照主公所言,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雕版印刷雖然相對簡單,但論長久性則遠遠不如活字印刷,而活字印刷雖然準備時間較長,但卻可靈活運用,節省許多不必要的浪費!」徐庶分析道。
三人一番商議過後,何思安又分別召見了李恢以及士燮,關於法正的招攬,李恢毫不猶豫便欣然應允,畢竟法正在何思安帳下只任主簿一職,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在何思安陣營中,法正便是丞相般的存在。
而後與士燮見面,才讓何思安真正感慨,世間竟還有如此超塵脫俗之人!
初次見面,士燮便給了何思安一種張道陵的既視感,雖然兩人年齡差距近五十歲,然而憑藉後世的經驗,何思安的很多理論在士燮看來也是猶如天馬行空,甚為新穎,雙方可謂是相見恨晚!很快,何思安便提出關於印刷的事宜,並稱若士燮同意,準備用士燮所著的春秋經注作為第一版雕版印刷的內容。
聞言後,士燮甚為欣喜,提出爨習的字遠勝自己,並主動請纓,前去邀請爨習親自題字作為模板。
法正、徐庶二人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沒過多久便告辭離開,而何思安、士燮二人從對文學的理解到各地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無話不談,二人相談甚歡,直至深夜才各自回府,期間何思安更是直接命人將晚餐送入廳內。
翌日,眾人齊聚一堂,由於交州、朱崖州在名義上本就不屬於漢朝,何思安便沒有奏請朝廷,而是親自冊封。由於甘寧已死,封甘寧之子甘瑰為鎮南將軍,海南侯,留守朱崖州。
封士燮為交州刺史,安南將軍,領廣信侯!
封楊懷為建寧太守,任平南將軍。
封李恢為功曹書佐。主掌治中文書,兼輔治中從事史。
分封結束後,各自便起程前往各自封地。
半月後,士燮不但尋來爨習,還令兒子士廞親自帶領大批工匠及珍珠、象牙之類珍品,以及奇物異果,及香蕉、椰子、龍眼等物前來覲見何思安。
士燮直言,將全力協助何思安關於學堂以及出版司的建設,見士燮、爨習均有暫時留在成都的打算,何思安本著發揮出二人最大價值的原則,任命士燮為孝經師一職,用於主管教育。爨習則為成都太學五經博士,至此,對於此次南征的封賞才算暫時告一段落。
放眼整個中原大地,何思安南征大勝,袁紹滅公孫瓚雖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然而此刻的天下焦點卻在汝南,因為明天,便到了袁術昭告天下時八公山受封之日。
所謂封禪,其實是兩個意思,應分開理解。
封」指築土為壇祭天。古人認為人間帝王應在高處祭天帝,表示受命於「天」,築圓壇,裝飾五色土,以報天之功。現在的北京天壇,便是明成祖朱棣於公元1420年所修建完成的,當時稱作天地壇!此後,天地壇便取代了泰山,成為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禪」則指祭地。在山下的舉行,築方壇以報答大地之功。
當年秦朝始皇帝統一六國後,曾巡行各地,率領車駕、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舉行封禪活動。
始皇帝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時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
封與禪一般都是同時進行的。但封的儀式重於禪的儀式。這是因為天在上,地在下,人們認為天為陽,地為陰,天高於地。
當然,由於泰山地處兗州,袁術自不會跑到曹操地盤前去自討沒趣,所以才退而求其次,選擇淮南地區最為出名的八公山,作為此次封禪之地。
經過半年時間的修繕,此刻的八公山道路平坦,數頂頗為華美的帳篷搭建在山腰之處,一條筆直的山路直通山頂祭壇處!
畢竟明日一早便要舉行封禪儀式,時間上恐有所不及,所以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