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主動要求去為契丹效命?
「乳臭未乾,何敢在陛下面前言軍國大事,還不退下!」
趙延壽板著臉,狠狠訓斥著趙匡贊,還揮了揮手,讓他趕緊退下。
耶律德光卻哈哈一笑,「初生牛犢不怕虎,既有報效之心,當賞!你說說,若是到了河中,該如何防禦涼軍啊!」
趙匡贊無視了父親趙延壽責怪的眼神,看著耶律德光胸口位置回答道。
「河中城臨大河,樓堞完整,蒲津渡浮橋溝通南北,還有蒲津關水城以為護衛。
臣到了之後,揀選勇士,以鐵索橫江,沿河立堡寨固守不出,只憑山河之險就能堵住涼軍。
等陛下大軍到後,涼軍已成疲敝之師,破之何難?」
耶律德光聞言更加讚賞了,一邊做過趙匡贊祖父掌書記的遼國漢人大臣張礪,也點頭贊同,向耶律德光進言道。
「金吾將軍鎮守過河中、華州一帶,熟悉地理人情,若能以彰國軍二千人輔左,定能扼守蒲津關,將涼國大軍堵在西面。」
彰國軍就是韓德讓家族為耶律德光訓練的漢軍,不同於趙家盧龍軍這樣的牙兵,彰國軍兵卒是在遼國一手訓練出來的,家小都在遼國,其中還有一定數量的奚人,忠誠度是沒問題的。
耶律德光聞言點了點頭,立刻就覺得讓趙匡贊去鎮守河中,確實是個好主意。
「著彰國軍步軍指揮使張璉率兩千人與趙金吾同行,扼守河中府。」
趙延壽雖然心裡覺得有些不妙,但趙匡贊畢竟是他的兒子,他也不可能去跟耶律德光說自己兒子不可靠。
只能選擇繼續說趙匡贊年紀尚小,能力不足,難以獨當一面,這樣日後有什麼變故,他趙延壽也好洗脫嫌疑。
耶律德光做夢也想不到,趙匡贊竟然跟他父親趙延壽不是一條心。
而且趙匡贊已經二十二歲了,怎麼看也跟年紀尚小扯不到一起去。
他只當是趙延壽不想趙匡贊去冒險,因而不為所動,還是讓趙匡贊去河中。
是夜,趙匡贊得了耶律德光的允許,如鳥脫樊籠,立刻自己出錢,請彰國軍指揮張璉等軍校飲宴歡聚,還給彰國軍上下放了一匹帛布的賞。
在這些刺激下,第二日全軍以極快的速度離開東京,飛速向河中而去。
。
。
河中府就是後世山西省運城市的永濟縣蒲州鎮,這座城市在後世寂寂無聞,甚至就連運城市,那也沒多少存在感。
但是在古代,特別是橋樑技術還不成熟的唐代,河中府在黃河沿岸地位非常高。
在黃河沿岸來說,唐時只比洛陽低,有段時間還形同唐朝的中都,到了現在,地位也只比洛陽和開封低一點。
趙匡贊自己帶了五百人,少部分是不願再繼續給契丹人賣命盧龍軍牙兵,大部分本來就是他帶到契丹去的舊人。
彰國軍指揮使張璉是個瘦高的漢子,只有幾歲時就被契丹人擄到了草原上,彰國軍的士兵,大多都是這種經歷。
因為契丹的南侵,並不是在石敬瑭時期開始的,而是早在後唐莊宗時期就開始了頻繁騷擾。
二三十年下來,張璉這種幼時就被擄走的漢人,很難說他們是漢人還是契丹人了,其中甚至還出現了耿崇美、崔延勛以及于田韓家這樣的家族。
河中府蒲州城,坐落於黃河的東岸,西北處就是目前最大的黃河浮橋蒲津橋,向西望去,鸛雀樓與蒲州城遙遙相望。
此城臨河靠山,青石鋪地,夯土堅城,城均高六米有餘,寬一米多,城上可通騾馬,周長十餘里。
城外沿河建有水城軍寨,與主城可以互相支援,城外五里皆無高大樹木,視野極為寬闊。
張璉與趙匡贊趕到蒲州城下時,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這樣的雄城如果要硬攻,沒有三五個月都別想攻陷外城。
河中節度使原本是侯益,此君也是代北老人,出身李克用的軍校。
昔年莊宗眾叛親離,困守洛陽,侯益聽聞後,連夜脫離李嗣源的隊伍,隻身歷經艱難險阻,毅然回到李存勖身邊,是為興教門十三忠之一。
只可
第480章 血火三國殺(黎明前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