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是個粗泛的概念,大約關東就是東京周邊,關西就是神戶、大阪一帶。
日本歷史的衝突與發展,大多也都是以關東、關西集團之間的衝突與媾和為表現。
從歷史上看,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是在以平安京和平城京為首的關西,關東則有點類似於中國的關外。
一直到德川家康治理鬼怒川、利根川等河流,把關東平原打造成日本最重要農耕基地之前,關東都是相對的蠻荒之地。
征夷大將軍這個明顯帶有開拓性質的稱號,最開始也叫征東大將軍或者征東大使來著,看字面意思就知道,這是歷代日本中央不斷朝關東開拓的具體表象。
而這種情況,也導致了駐紮在關東的軍隊,有種類似邊軍精銳的意思。
因此歷代日本內鬥,基本都是東國武士壓著西國武士打。
甚至後世鬼子時期,關東軍都還是鬼軍中精銳的代表,關西的大阪師團等,甚至被安上了各種搞笑的外號與故事情節。
而作為關西以西的地方,九州的肥前、筑前、豐前等國,中國地區的長門、石見、出雲等國武士,在西國武士中都屬於弟中之弟,基本上就是拉胯的代名詞。
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跟北九州地區在歷史上,是能與關西的奈良、京都等相提並論的一個文明發源地有很大關係
如果說關西地區是渡來人和本地土著結合產生的文明的話,那九州和中國,就是純純的渡來人王國,一點也不本土化。
比如著名的邪馬台王國和那個經常出現在三國遊戲中的卑彌呼女王,還有偶爾出現的狗奴國等等。
從他們與遼東公孫氏的密切聯繫和關係來看,這邪馬台國,很大可能是半島民族渡海到北九州建立的國家。
他們的文化,應該與以奈良為中心的倭國文化,是不相同的。
所以出於這種情況,倭國朝廷在一統日本諸島之後,一邊儘量把渡來人,比如東漢氏、秦氏等收為臣屬,命他們遷居到關西地區加以籠絡。
一方面就要對中國地區北部和九州地區的本地勢力,執行嚴格的限制政策。
具體就是,除了設立大宰府監控,並在大宰府駐紮御笠、遠賀等軍團以外,還嚴格限制這兩地武士們的武備。
這導致這兩地所謂的武士,裝備也只有少量擁有竹片甲,弓只有三四斗,箭頭用獸骨磨尖製成,近戰武器大多是木槍,一把破鐵劍都能成為地位的象徵。
這樣的軍力,戰鬥力就不用說了,嗯,大約還沒有南唐和吳越的漁民能打,不,不應該是大約,是肯定打不過南唐和吳越的漁民。
所以,當秦平通看到一支全員裝備鐵扎甲,手握精鐵橫刀,用七八斗步弓,還有大小弩六七種。
戰馬比他人還高,披起甲冑如同洪荒巨獸一般的周軍,直接就給嚇傻了。
他愣了足足有一盞茶時間以後,一個飛撲就翻滾在塵土中不停磕頭,嘴裡誇張的大喊:
「原來是故鄉天兵到了啊!仆先祖念念不忘的天兵到了啊!西海道秦氏願意為王上等效勞!」
而在他哭嚎的時候,慕容信長也傻眼了,回想起他與父親張聖人對於倭國的分析,慕容信長第一次覺得如同神仙一般的父親,有些失算了。
這倭國哪來的五百萬民?哪有帶甲十萬?
從秦平通提供的九州和中國地區情況估算,整個倭國最多有三百萬人,面積差不多有河東加上河北那麼大,但是武備卻極度鬆弛。
按照大宰府駐紮四個軍團共六千人來算,整個倭國最多有一萬五六千常備軍,只不過民間有大量武士,只要捨得花錢招募,大約能招募起來五萬人左右。
可是,慕容信長笑了,這種徵召出來的武士有什麼戰鬥力,能跟他麾下的百戰勇士相比?
本以為倭國是最難打的,結果現在,倭國其實是個武備不修的軟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