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家庭重展笑顏,這樣幫助人一定也很快樂。
小小的劉醫生從此決定,他長大要好好當醫生。
成績差的人是不可能考上醫科大學的,尤其是在那個大學還不泛濫的年代。
為了考上大學,小時候的劉醫生努力學習,別人睡了他還在看書,別人去玩,他還在看書。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如願的考上了醫大。
考上了大學之後,劉醫生才知道原來醫學生要看那麼多像是磚塊一樣的書啊,還有好多書都是英文原版,背國語醫術就很痛苦了,看外文醫術更是頭疼。
大二的時候,他發現背書還不是最痛苦最可怕的,原來做屍體解剖才是最可怕的。
面對著屍體,沒有特殊癖好的人都會害怕,尤其得親自去接觸,還得用刀剖開他,將裡面的器官拿出來,做分析。
上了人體解剖課,班裡大半的人都吐了,所有的人大半個月都吃不下肉,看到肉都會吐。
回到寢室,用肥皂洗了無數遍的手,卻總是覺得洗不乾淨屍體帶著的味道。
睡覺的時候,總是做噩夢。
是什麼時候習慣的,劉醫生記不大清楚了,但是當時他堅持下來了,畢竟,做治病救人的醫生就是他從小的夢想。
後來終於畢業了,又到了醫院實習。
醫大是沒有兒科專業的。
而就業的時候,幾乎是沒有人願意當兒科大夫的。
因為兒科就是啞科,孩子的年齡太小了,無法清楚清晰的把自己的想法通過語言來表達出來。
因此,醫生與患兒通常很難直接交流病情,交流成為工作中比較費勁的一環,大多數人時間都是家長代述,家長代述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