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京都不好打。
承於前漢之制,本朝一直慣行著內重為輕的軍事格局。
除了將最精銳的南北二軍布置在京都內外,還在京畿三河一帶培育核心部伍,一旦四邊有事,就聚集北軍並三河騎士征討。
可以說,本朝最精銳的武備就聚集在京都。而平日裡,這些人就駐紮在京都內外,這也使得京都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軍營堡壘。
而這座龐大的堡壘又分為內外兩部分。
在它最外圍,則是一圈不規則的長方形城牆,南北長約九里,東西寬約六里。
正是這六九之地,住著全天下最尊貴的一群人。
說來也怪,那就是京都的城牆並不是符合美學的四四方方,反而非常不規則,有些地方突出去,有些城牆又往裡凹,反正非常不美觀。
所以當時一些朝臣曾問規劃城牆的光武,說為何不建造得規整一點,但光武默默一笑,並未回答。
之後的漢家天子就在光武規劃下的城防中,修修補補,但並沒有超過這個框架。
而直到朱儁真正開始負責京都的防禦後,就發現這些不規則的城牆真的太利於防守了。
相比於規整的城牆,不規則提供了更多的火力射擊面,使得外圍城防更加立體。
此外,京都四面一共有十二座大門,北城牆兩門,一個是西邊一點的夏門,一個是東面一點的谷門。
這兩門一般來說是不怎麼用的。
因為天子坐北朝南,所以本朝禮制,參加朝會要從南門進入,上書或要求謁見也要到南闕。
然後由南闕門的公車司馬帶著上章、四方貢獻或征詣入宮面見天子。
所以,京都門戶之重,首在南面,北面的兩座城門都不常用。
比如說夏門,那是用作送喪的通道[;又比如說是谷門,那是押送罪犯出城行刑的通道。
總之都不算好門,常年都不開的。
不過也正因為常年不開,這裡也設置了最重要的兩個建築,分別儲備糧食的太倉和儲備兵器的武庫。
其中太倉又建造於狄泉之北。
狄泉是京都城內河,可以與陽渠相通。
而陽渠是當年光武皇帝實施的一場大工程,疏通洛水,以達到東通河濟,南引江淮,方貢委輸送抵京都的目的。
所以太倉設在這裡,來自江淮的貢物可以直接通過湖海江河一站式送到太倉之外。
而除了北面的二門之外,其餘東、西兩面各有三門,只有南面獨特,有足足四個城門,由此也可見京都南城牆的重要程度。
而除了這十二座城門,京都還有大量的漕運水道貫穿外城,所以還有六座水門供貨物進出,每個水門都有鐵閘,隨時可以放下,防止外面的敵人偷襲。
此外,為了禦敵,外城的城門大都帶有三層瓮城,扭頭開門結構。
所謂瓮城,是在城門位置修建一個與城牆同高的封閉圍子,圍子上開兩門,一門通城外,一門通城內。
一旦敵軍突破位面的城門,也只是進入瓮城這個封閉的區域,而非直接進入京都。而在瓮城的四周,又普遍設置箭樓,可以對突入瓮城的敵軍進行覆蓋式打擊。
也因為瓮城內空曠無遮擋,所以如果沒有攜帶牌楯這些東西,進了瓮城的敵軍十死無生。
然後就是城門外的護城河了。
京都的護城河實際就是城南的洛水和陽渠了。
洛水是自西向東流過城南,然後光武時期修建了陽渠,就是從城西挖到了城東,使得洛水可以分流穿過城西、城北、城東。
而除了外城牆和護城河之外,最具防禦力的其實還是南北二宮。
京都城內,除了台觀、府藏、寺舍,三公官署,占地面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建築
第六百八十三章 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