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看法。
有說去益州的,然後劉協一看,得,這人就是益州大族。
然後有說去陳倉的,然後劉協又一看,嚯,這是個雍縣世家。
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盤。總之就是沒人去關心一下宮外的亂兵到底怎麼樣了。
人群中,趙謙腦子嗡嗡的,就在剛剛他的心就一直揪著,似乎發生了什麼大事。
等好不容易緩和過來,再聽身邊鼠輩們的言語,趙謙的氣血一下子又衝到了腦門。
在前殿還在嘰嘰喳喳的時候,他大聲高呼:
「陛下,臣趙謙有話要奏。」
趙謙的聲音一下子震住了在場的大臣們,就連心中已經有點厭惡趙謙的皇帝都難得用期待的眼神看了過來。
什麼是老臣,這就是老臣。
個人感情上再討厭,但在危難之時,卻知道正是這些個老臣才能謀國。
然後趙謙就先問了一句皇帝:
「陛下,漢家的列祖列宗都在旁邊的宗廟擺著,臣問陛下幾個事,請陛下實在回臣。」
不知道是不是和董卓相處久了,劉協在聽到這種強硬語氣,心裡沒絲毫不樂,反而分外有安全感。
劉協端了端身子,伸手:
「卿但問無妨。」
趙謙也客氣,開口第一問就是:
「陛下,你要對董卓下手,那請問如外頭就是董卓亂兵,陛下預想過對策嗎?」
劉協想了一下,坦誠道:
「董卓欲反,朕是考慮過的,但以他的身體怕是堅持不了。而朕已是拉攏了不少涼州軍將,他們是站在朕身邊的。」
趙謙嗤笑了一下,講了一個事:
「臣剛上朝的時候,在路上看見不少涼州兵都在沿戶敲詐,這般兵,能恃?」
劉協聽了這話也有點窘迫,強辯道:
「卿說的是亂兵,非是涼州好兵。涼州人護我漢室百年,從不缺忠臣義士。」
趙謙放過了這個話,而是直接點了皇帝幾個問題:
「陛下欲要誅董,何必拉攏什麼涼州軍將,又讓什麼河東兵入關,陛下是天子,要誅殺董卓,只需要一二勇士,持一詔書,就可在殿上拿下。陛下焉聽過天子行詭道而成事的嘛?」
其實趙謙的意思就是皇帝自己將事情弄得太複雜了,皇帝前期工作是做得不錯,但錯就錯在自己作為天子,卻主動發起武裝鬥爭。
所以,趙謙所完這話後,立即說了:
「涼州的確不缺忠勇,但如今這般鬧起來,必然是有別的謠言。陛下當務之急需親撫亂兵,安頓秩序,然後以大義,詔董氏諸多罪狀,然後正法首犯,寬恕脅從。」
趙謙這話一聽的確不順耳,但劉協想了想還是覺得有道理的。
那就是他現在比董卓有優勢的地方到底在哪裡呢?
不是他兵馬比董卓多,而是他比董卓年輕啊,而且天然具備了大義名分。
為什麼這段時間他能拉攏那麼多的涼州軍將,不就是因為董卓不行了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些人和董卓有恩義的聯繫,董卓在的時候,肯定支持董卓。但你其他董家子弟或者什麼大將上位,大家為什麼要支持你?
與其當你的狗,我做天子的狗不好嗎?
所以,天子的優勢在這裡。
其實現在長安的情況也正是這樣的。
整個長安一共有多少武裝力量呢?大概七萬人,其中四萬布置在長安附近的五陵,三萬布置在城內。
而這三萬多人,其中亂兵大概在三四千人,追隨在董璜身邊的大概八九千人,宮內的羽林軍
第八百三十七章 宮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