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在龍亢,不太美妙。
此刻的他,血衣與鐵甲混在一起,就這樣躺在敵人的屍體上,望著城外。
城外燃燒起的沖天濃煙,將孫權的平淡生活給燒走了,而留下的那些灰燼,卻是他對父親孫堅的怨懟。
是的,我的確是次子,父親所有的一切本就與我無關,但我孫權本也就沒這份心思,從頭到尾不過想做個紈絝罷了。
但就這過分低微的要求都被父親給拒絕,還將他一把扔到了這詭譎的淮水前線。
難道,父親真的就這樣想自己死嗎?
想到這裡,孫權腦海里又浮現了一個英俊硬朗的身影,他就是自己的兄長,那個被天地鍾愛的俊秀,孫策。
孫權曾聽過家中的術士們講過,這天地啊,六十一個甲子,一個甲子一個循環,而每過四百年,就會有聖人出。
四百年前,三吳之地出了個西楚霸王項羽,而四百年後,環遍周圍,在孫權的心中,自己的兄長就是那位霸王再世。
同樣的天人之勇,同樣的豪氣無雙。
鍾靈毓秀,上天垂愛,也許說的就是兄長這樣的人物吧。
如果不是明白兄長的優秀,他孫權又豈會年紀輕輕就走馬鬥狗?甘做了個米蟲?
但……
但父親、兄長,兒子都已經退到這一步了,為何還要將兒子往死里去逼?
想到這裡,孫權滿心的不甘終於匯成了一個念頭:
「我孫權,如何做不得江東之主?」
只是當他想著與兄長競爭的那刻,除了這份不甘和憤怒外,也許還有一個翩翩倩影在心頭作祟吧。
那是他的嫂嫂,大喬。
……
在孫權的野心在滋生時,剛剛打掃了一圈城頭的董襲端著一碗粟走了過來。
董襲身高八尺,容貌壯偉,前為會稽高遷亭亭長。
後孫堅回吳郡,領會稽,董襲就是那個時候投入孫氏幕府。
因投奔時,身名不顯,孫堅只是見其勇悍壯美,就將他派到了孫權身邊作為部曲將。
也正是如此,當孫權被其父送入淮南軍中歷練的時候,董襲也跟了過來,一直隨扈左右。
實際上,要不是董襲在,當時正在城外的孫權壓根跑不回來。
董襲過來時,沒察覺孫權的心思。
當然,孫權的這種所謂的野心勃勃似乎也沒什麼用,在泰山軍將龍亢包圍後,如果沒援兵來救他,這孫權還是死路一條。
在這樣的亂世中,野心、情緒、壯志甚至多的有點廉價,但只要最後能活下來的人,才能有資格在談這些東西。
在看到董襲手上的米飯,戰鬥了半天的孫權毫無形象,直接拿手刨著飯往嘴裡送。
而董襲只是看了一眼後,就不再關注孫權了,而是繼續看向了城外的泰山軍。
圍龍亢的泰山軍人數看著很多,但從上午這些敵人所表現的戰鬥技能來看,這裡面真正的泰山軍應該是不多的。
但即便城外的泰山軍大部分都算不得合格的武士,但他們的意志卻非常高昂。
即便已經經歷過一個上午的攻城戰了,但這些人依舊鬥志昂揚的修造著攻城器械。
就此刻董襲所見的,就有一群身穿單衣的士卒在幾個穿著黑衣的小吏的幫助下,在製作一種他從來沒見過的器械。
此刻董襲心中有一種荒謬感。
雖然他一直生活在江東一帶,但對於泰山軍的成分還是有點了解的。
這些人不就是一群黔首、盜賊、徒隸成的雜軍嗎?怎麼就有那麼多的聰明才智,不是說,只有那些世家大族才掌握知識的嗎?
這的確讓董襲有點不理解。
黔首成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