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和高繼沖吃住皆隨。孫光憲尚且不願孫女受到冷落,大人這是何苦?」
郭威一笑,就把這件事略過不提。
「我剛才看你似乎言而未盡,所以有此一問。」
李谷小心地看著郭威的臉色道:「大人,您現在一家老小都在開封,朝中不寧,皇上年幼,萬一有點差錯。悔之莫及。」
郭威果然沉下臉。
李谷連忙道:「大人,至少大公子榮應該出京為官。魯王,襄州節度使安審琦老了,襄州經痘症之疫,已經殘破不堪,安審琦的家室,病死甚多,現在只剩下一個兒子安守忠。應該體恤老臣,調回京城為官。」
「你的意思是讓郭榮為襄州節度使?」
「荊襄節度副使,襄州刺史。」李谷更正道。
郭威明白了李谷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讓高保融為荊襄節度使?」
「是,荊襄節度使,南平王。」
郭威沉默了,因為這是把郭榮往虎口中送啊。安審琦只有一個兒子,我的兒子也不多啊,何況兩個小兒子還在襁褓之中。
「大人,荊南成立的內閣是一個很好契機,襄州與荊南合併,吏部可以參照荊南內閣的管制,著高保融與大公子重組荊襄行政院。行政院的官員由荊襄推薦,吏部一一任命。」
「這個辦法好,就是不知道荊南是否願意。」
「只要封高繼沖為渤海王,命其擇期北上,荊南官員必然分化,願意守南平國者從高繼沖,願意效忠我皇者,從高保融。荊襄節度駐襄州。江陵可以暫時由渤海王高繼沖鎮守,但只留一城。高保融已經有此意,只是荊南內閣有分歧,孫光憲曾經向我乞求寬限時日。我想一定是高保融執意為之,內閣不能阻止,所以才有此言。」
「你是說,這是高保融的意思?」
「是,雖然沒有明言,但是意思已經非常明顯。否則不會拿平地兩個鎮來換取郢州一個半縣。」
「他甘願失國?」
「他不甘願也沒有用,三叛一平,荊南和楚國就到了必須選擇的時候了。所以他只能舍自己,保高繼沖。這大概是荊南謀主梁震之策,高保融是其弟子和亞子。」
郭威閉上了眼睛,他在盤算得失。
「大人,襄州和江夏,因為痘症來勢迅猛,田地荒蕪大半,人民很多都逃亡荊南。留下來的肯定會面臨秋荒和冬荒,而我朝沒有能力撫賑。而荊南有這個能力。荊南水軍約有六千人左右,肯定會劃給高繼沖。荊南馬步就只有六千到八千人。襄州兵馬有兩萬五千人,兩軍合併,荊南兵馬可以不計。而荊襄兵馬將是平定馬楚的先鋒。高保融不善於戰陣,但是擅長後勤給養。荊南此次打敗施州兵,與大人您的計策如出一轍,使用的正是圍困和斷絕糧道的法子。所以高保融掌管行政與錢糧,公子榮掌軍。先不說馬楚,荊南就可以平定了。」
郭威睜開眼睛,慢慢地說:「你容我想想,此計大略可行。但是對於江南成敗,實在是在此一舉,不得不慎重。過幾天我們就班師回朝。到時候和史大人和蘇大人商議。」
李谷道:「大人,為避免生變,還請讓我前往襄州,代行朝廷撫賑。魯國公回京的事情可以先行。」
郭威道:「可以,你到了襄州,還請注意安全。荊南對我來說是小事,對於南唐就是大事。你要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