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站反應堆外圍300米都能檢測到核物質泄露,這意味著核心的破裂。</p>
湯米的心立刻緊張起來。</p>
核泄漏其實不可怕,可以用後期的清理手段來處理。這是一座還在運行的核反應堆,那樣能造成核泄漏的原因會有很多。</p>
還要不是殼體開裂造成,問題尚能補救,一旦是整個反應堆鋼質殼體因為過熱導致的開裂,破口泄露,這意味著反應堆的壽命就此終結,能順利停止繼續反應有需要一種技術支持。</p>
否則它會爆炸......</p>
停下來意味著就不再有電,等反應堆冷卻,材料部撤換,維修和重裝主機,重新開爐,得至少半年時間。</p>
這種工程不是湯米這幾個外行人可以勝任的。</p>
核泄漏和核事故是不一樣的概念,泄露是經常會有的,造成損失的,才叫事故,被及時處理的才叫泄露事件。</p>
核事故指任何的引起核損害的事故。</p>
一般來說,在核設施內發生了意外情況,造成放射性物質外泄,致使工作人員和公眾,受超過或相當於規定限值的輻射照射,則稱為核事故。</p>
顯然,核事故的嚴重程度可以有一個很大的範圍。</p>
為了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標準,國際上把核設施內發生的,有安意義的事件分為七個等級。</p>
核電本身是人類科學家發明的,利用分子結構的電子理論,製造出來的一種清潔、高效和相對安的能源。</p>
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是指核反應堆里的放射性物質外泄,造成環境污染並使公眾受到輻射危害。</p>
核泄漏一般的情況,對人員的影響表現在核輻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質傷害。</p>
放射性物質以波或微粒形式,發射出的一種能量就叫核輻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輻射。</p>
它有α,β和γ三種輻射形式。</p>
α輻射只要用一張紙就能擋住,但吸入體內危害大;β輻射是高速電子,皮膚沾上後燒傷明顯;γ輻射和x射線相似,能穿透人體和建築物,危害距離遠。</p>
在宇宙、自然界,能產生放射性的物質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電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質才能大範圍地對人員造成傷亡。</p>
不如三里島事故。</p>
當年北美地區,三里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發生的放射性物質外泄事故,是米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站事故,儘管此次事故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p>
另外就是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p>
在西班牙海岸上空進行加油時,美國一架b-52轟炸機與kc-135加油飛機發生意外機體相撞。</p>
撞擊之後,加油機徹底毀壞,b-52轟炸機慘遭解體,所攜帶的4枚氫彈「逃離」當時事實破裂的機身。</p>
其中兩枚氫彈的「非核武器」撞地時發生爆炸,致使490英畝的區域被放射性物質——鈈,污染。此後,搜尋人員在地中海發現了其中一個裝置。</p>
1986年4月26日的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被稱之為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站災難。</p>
1986年4月26日早上,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更多爆炸隨即發生並引發大火,致使放射性塵降物進入空氣中。</p>
當時的地方官僚為了逃避責任,沒有及時的通報消息讓市民撤離,等污染擴散到100多公里範圍里的很多居民區後,造成幾十萬人受到輻射傷害。至今,死亡人數和受到身體最終殘疾的人無法去統計。</p>
據悉,此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