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亞東部邊境地區的羅馬俘虜,可能曾經與當地的漢族士兵發生過衝突,班固的《漢書》中也曾經所載著:「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賴水上,離城三里,止營傅陳。望見單于城上立五采幡幟,數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餘騎往來馳城下,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陳,講習用兵。」
這裡的文字可以看到,文中的魚鱗陣可能是指羅馬軍隊當時作戰時的龜甲陣,猜測這些被漢朝俘虜的士兵後來於永昌縣驪靬村定居下來。
殘存的數百甲羅馬士兵,他們不再回羅馬,因為什麼?
其一是供養他們一切的主子,克拉蘇戰死了,羅馬裡面他們事實已經沒有依託,其二,何況路途遙遠的一路兩千多里回去,羅馬貴族也不會施捨其一杯羹。
但是,達布斯的假設未為現代學者普遍認可。目前,尚無有力證據證明此假設不存在,而在測試驪靬村附近男性居民的脫氧核糖核酸後,結果亦不能肯定此假設。關於該羅馬軍團消失之謎至今尚未解開。
事實上卡萊戰役,也是克拉蘇事實上退出歷史舞台,凱撒專權的一個開始和必然。
之後,凱撒就針對共和派的龐培發動了戰爭。
這種結局是不是我在暗中提示一個結果,強大勢力的政客,最終不是死在自己人刀下,就是死在敵人手裡?
總之,克拉蘇的意外和必然的戰死,絕對系導致了羅馬共和制度的滅亡。
說軍事,看來還是繞到了這個不應該說的話題。
二十幾年過去,安息當年卡萊戰役的老將軍蘇萊那還在。
當年安息投入兵力約為1萬,其中重騎兵1000 ,弓騎兵9000 ,傷亡情況極小。而羅馬4萬人馬,死亡2萬多人,被俘1萬多人,逃脫1萬多人。真正逃回到羅馬的不足五千人,路上再次經歷很多蠻族部落區域,也有死亡和被俘的士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