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戒大致相同。等會我念宗規,你等需跟著一起念。」
「是,師叔。」楊青城等七人應道。
「現在先念第一規:道門經籙。太上三洞諸品經典,乃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道德天尊,金口所宣,歷劫相傳,諸師闡化。若元始說經,當以度人上品為諸經之首;靈寶說經,當以定觀、內觀為要;太上立教,當以道德、日用為規。內而修已,外而濟世度生。是皆入道之梯航,修真之蹊徑。
是以從道之士,先當恭教神明,焚修香火,積誦經誥,反依大道。……
第二規:凡名山洞府,洞天福地,古蹟靈壇,皆古昔仙真靈跡去處,其欲香火綿遠,必以度人為先。須擇名器之家,資性淳良,庶可訓誨。
苟非道材法器,泛濫收錄,或不成材,肆暴為非,罔守戒訓,不惟貽玷玄門,又且成敗興廢所系。……
第三規:學道之士,以清靜為本,睹諸邪道,如睹仇讎,遠諸愛欲,如避臭穢,除苦惱根,聽親愛緣。是故出家之後,離情割愛,舍妄歸其。必當以究明心地,修養性天為務。操修戒行,磨鍊身心,支笠簞瓢,孤雲野鶴。
問道親師,切究性命根宗,深探道德之要,悟徹宗門,玩味法乳,不以利名掛意,富貴留心……
第四規:行持之士,必有戒行為筠欠以參究為務,先求岩谷明師,草衣木食之士,開發萬法根宗,苟能晨夕煉神養氣,修持不怠,言行無慊。
雖饑寒風暑之切身,不易其操;雖困貧苦賤之役心,不奪其志。忍辱藏垢,言行謙和,卑下柔弱,精神純一,心存柔遜,性戒剛強。……
第五規:坐圓守靜,為人道之本。蓋太上立理教度人,正為超脫羽化,了悟生死。若非究竟本來,了達性命,則何謂學道之士也。經曰:積心善行,絕世所欲,不興妄想,無有染著不滯有無,永絕生滅,是名真人。
孰知學者之本,非性命二事而何?雖科教之設,亦椎性命之學面己。若失修己利人,濟幽度顯,非明性命根基,葛得功行全備……
第六規:凡弟子耽迷聲色,外飾內乖,不畏香火神明。靈壇古蹟,私畜俗謄,穢褻神祗,所轄各脈之主宣聞於有司,處決下山,不得蒙昧阿私,有壞規法。
其後進不遵,輕薄之流,不習本宗,惟圖頑橫,自始過咎,必宜儀律遣斷,庶獲規繩嚴肅,教範宣揚。如或一概容情,罪宜均受。近者郡邑道寮,儀範猶乖,紀綱不振,所合整肅,一守定規。」
楊青城等人跟著念完一遍。
這時柳堂主拿起戒尺給新弟子每人一尺,敲的眾人疼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