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回回反覆看了好幾遍,還叫她灑了幾回淚。
而那本書一經面世,便掀起軒然大波,如今已廣為流傳,書中愛恨分明又大方明朗的女主角讓很多人都為之著迷,民間的姑娘們也紛紛按照書中所描繪的那樣,變得膽大、勇敢起來。
沈太后是樂於見到這樣的情況的,她還盼著在將來的某一天,小碗能夠昭告天下自己是個女兒身,不用再裝成男人才能當皇帝。
所以謝隱寫了書,她會看幾遍,確認沒有問題才會交人刊印。
謝隱是真的沒有多餘的想法,他留在宮中,留在沈太后身邊,早已註定不能再插手政事,所以他只想能做到自己能力範圍內可以做到的,哪怕有一個女孩看到這書,覺得女主角英姿颯爽值得學習,敢於在被欺負時反抗、被命令時拒絕、被操控人生時逃走……哪怕有一個,這故事便有了意義。
沈太后常常覺得,也許正是因為自己貪戀權勢,所以做不到像謝隱這樣說放下就放下,這世間怕是沒人能做到他這般,真的無欲無求。她因己身的貪與嗔,無法相信謝隱這種人真實存在,想想也真是有趣。
從謝隱搬到沈太后的寢宮後,他便很少拋頭露面,頂多就是出去花園走走看看,其餘時候都是很安靜地待著,沈太后並不能無時無刻不在他身邊,他也不介意。
似乎他的世界裡,就只剩下歲月靜好了。
不過,對沈太后和小皇帝而言,治理一個國家並不是那麼輕鬆容易的事,她們都在艱難地摸索中。
要辨別什麼樣的臣子能用,什麼樣的人別有用心,面對突發事件又要怎樣處理……也許眼前恭恭敬敬和你說話的人,言語中便帶著蜜糖般的引誘,誘使著你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決定——如果不夠聰明不夠機敏,就會成為別人手上的傀儡。
沒有謝隱在前面保護,她們除了要面對這些以外,還要防止小碗的真實性別暴露,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難,但沈太后也好,小皇帝也罷,都不後悔。
寒來暑往,夏去冬來,一年又一年的時光過去,小碗漸漸長大,變得能夠獨當一面,不再需要依賴母親和任何人,沈太后也乾脆利落地讓步,不與女兒爭權。
這些年,謝隱安靜地差不多都要被遺忘乾淨,結果就是小碗十七這一年,突發大水,水患害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大水剛過去不久,又是一場波及數州的瘟疫。
雖情況在朝廷調度下最終得到了控制,然而上天就像是刻意降罪一般,瘟疫尚未完全挺過,津南地動,數以萬計的百姓因而喪生,消息傳來時,小碗大受打擊。
自她登基以來,雖有無數困難,可只要她用心努力,就能克服,然天災卻無比可怕,甚至民間漸漸有了傳言,說是「今上無德,天罰之」,將一切天災都歸咎於皇帝,這種聲浪起先只是小範圍,後來卻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愈演愈烈。
小碗畢竟還年幼,先帝十七歲的時候還醉臥美人膝尋歡作樂,他糊塗幾十年都沒人罵他,怎地小碗就有人在罵了?
這位年輕的皇帝,讓一些腐朽、衰老到骨頭都在生鏽的人感到了危險。
小碗的目的很明確,她就是要推動女子入學、讀書、科考、為官,她想要更多的和自己同性別的臣子,這樣才能真正穩固自己的地位,才能即便性別暴露,也不會被當作異類、被排斥、被反對。
原本一切按部就班發展的很好,可短短一年內,竟發生了這樣多的事,很難不讓人認為是不是皇帝無德,上天才會這樣懲罰他的臣民。
謝隱雖在宮中,卻也有所耳聞,他見沈太后神色疲憊,抬手給她將髮絲攏到耳後:「可是對你們的計劃有影響?」
沈太后在外人跟前向來剛強,惟獨在謝隱面前才會流露出無奈之色,她輕輕一嘆:「按照原本的計劃,過完年就是小碗開創女子科考的時候,可這一年著實是太難,怕是要往後再捎捎。」
過了年小碗就十八了,沈太后愈發焦急,究竟何時才能讓小碗以女人的身份生活?
「天災本非人力所能控制,這並不是小碗的錯。」
「朝中已經有人進諫,要小碗寫罪己詔。」
沈太后冷笑不已,「先帝在位那幾十年倒是沒天災,將他們一個個餵得腦
第254章 第二十一枝紅蓮(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