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帶上兩人,開車進山,直奔瓷土礦區,展示開採全過程。
「你們看那邊!」
三人下車,來到山坡上,唐明指著不遠處的礦口,介紹道:「瓷石礦多呈脈狀分布,形成一條狹長礦帶,如同厚薄不均的牆體傾斜插入地層深處。」
「宋代以前人們順著礦體往下和四周挖掘,刨去表層泥土和植物,採用裸露地表風化鬆散狀的礦石,按照制瓷的工藝要求進行必要的粉碎、淘洗加工,才能得到瓷石。」
「瓷石採集後,人工用鐵錘敲碎至雞蛋大小的塊狀,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狀,然後經過淘洗、沉澱、除渣、稠化去水,最後製成形似磚狀的泥塊,俗稱白不子,即可出售給作坊使用。」
「此種瓷石加工方法,歷史久遠,應與景德鎮制瓷歷史同步。就算現在景德鎮使用此原始方式製備瓷土原料的仍有不少,在湖田和三寶等地比較集中。一般窯主除隔段時間來清換水碓中的原料和淘洗泥料外,平時水碓棚均無人看管,省時省力。」
「水碓棚?」
魯善工有些迷惑,唐明帶兩人下山坡,走到河邊,指著一個類似水車的工具道:「一個大的立式水輪,輪上裝有若干板葉,轉軸上裝有一些彼此錯開的撥板,用來撥動碓杆。每個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桿,杆的一端裝一塊圓錐形石頭。」
「古代原本下面的石臼里放準備加工的稻穀,利用流水衝擊水輪使它轉動,撥板臼撥動碓杆的梢,使碓頭一起一落地進行舂米。現在我們用來打碎瓷石。」
「這種方法最恰當也最經濟實用,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節省人力,效果很好。」
「瓷石舂細後,陶工用閘板截擋住水流,使水碓停止運轉。然後用鏟子將舂細的瓷石鏟入淘冼池中攪拌、淘洗。」
「其中顆粒較粗和重量較大,迅速沉到池底,而細粉狀的則融入水中,成為混濁漿狀,再用木舀桶舀入排沙溝,其中較粗的顆粒再次沉降在排沙溝里,較細的則流入沉澱池。」
「待充分沉澱以後,上部清水放回淘洗池,沉澱後的漿體舀入稠化池,進一步沉澱濃縮,然後舀入泥床,待乾涸到一定程度時,將泥置入磚形的木模內,製成瓷石不子,這時候瓷石加工便才算完成。」
三人來到附近,近距離觀察,唐明指著泥床道:「原來單一瓷石泥料只能燒至50c左右,為軟質瓷,製品變形率較高,胎色也不夠白淨。」
「在瓷石原料中加入高嶺土可燒至330c左右,不僅減少製品的變形率,也讓泥料工藝性能更加適宜成型和加工。高嶺土是一種疏鬆的土質原料,較易開採,且無須粉碎,可直接進入淘洗。」
「傳統淘洗方法是在山坡上挖好水槽,並在較平緩的地勢中開挖三個淘冼池。池底及四壁均用磚或石塊砌成,池與池之間以溝槽相連,並設閘板開關。」
「高嶺土採集後,利用溪水將其衝下,沙石和粗料雜質沉入槽底,被高度約為槽深一半的閘板擋住,而細土則化成泥漿通過閘板上部流入淘洗池。」
「待各池中的高嶺土成為稠泥後取出晾曬至一定程度,再製成規格一致的磚形不子,每塊約兩公斤,即可進入坯坊配製原料。」
魯善工看完不由感嘆道:「沒想到瓷石加工也如此複雜嚴格,如同大浪淘沙,去偽存真!」
唐明點頭微笑道:「景德鎮瓷器之所以胎質細膩釉色瑩潤,素以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獨特風格著稱於世,正是與我們當地所產優質原料和嚴謹工藝密不可分。」
「走,咱們去窯廠看看。」
三人下山,來到唐家老窯口,見到不少窯工在幹活,各司其職,忙而不亂。
工人看見唐明進來,紛紛打招呼,然後繼續手裡工作。唐明帶著兩人來到院子角落,有兩個工人在處理泥料,魯善工好奇看起來。
一個窯工站在大坑裡,赤腳踩在泥料上,用力下壓,一步一個腳印,從邊緣往中心沿圓弧移動,真有點步步生蓮的感覺。
「菊花芯,蓮花瓣,三道腳板兩道鏟!」
丁老笑道:「拉坯之前需先將經過陳腐的泥料取出踩煉,第一步就是踩泥,俗稱踩蓮花墩。講究每踩完一層,加一層,三層用鏟子拍打。」
「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