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

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

小的五品郎中,沒有必要和翰林學士硬扛,兩邊都是禮制的大行家,真的要論起來,不一定誰能爭的過誰。

    何況,董義又不是真的打算阻攔,這種大事,哪是他一個小小郎中可以決定的,無非是出於職責,不得不說而已。

    隨著蕭鎡的下場,這場討論,也理所當然的被上升到了侍郎的級別。

    董義退下之後,接著站出來的,就是禮部侍郎王一寧。

    說起來可憐,禮部本來是建制最全的,四個郎中,兩個侍郎,一個尚書全都不缺。

    但是,李賢被派去迎接太上皇,胡濙被派去迎接太上皇,王一寧……

    留下主持禮部日常的事務。

    太子出閣是大儀典,王一寧就算想躲也躲不了。

    否則的話,且不說老尚書回來會不會怪罪,下了朝之後,立刻就會有御史參他一本,說他尸位素餐。

    「陛下,太子出閣並非小事,馬上太上皇歸朝之後,禮部有大儀典,越過今年,便是春闈,亦是國之重典,這幾件大事,都疏忽不得,眼下太子尚幼,宮中有聖母太后教導,所以出閣之事,不妨暫緩,此臣愚見,請陛下三思。」

    這話看似說的十分為難,但是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

    誰能想到,堂堂的禮部侍郎,擺出的理由不是禮制有問題,而是禮部太忙了?!

    而且,還有人附和……

    王一寧說完,緊接著,戶部侍郎孟鑒在自家尚書大人的眼神威脅下,也不情不願的站了出來,道。

    「陛下,臣以為王侍郎所言甚是,禮部今歲操持的儀典,著實是不少,明年還有春闈,每一項都是花錢的大事,何況,戶部今年剛撥了修渠的銀子,苗地之亂剛剛平定,後續的封賞也是花錢的大頭。」

    「這個時候,再操持太子出閣的儀典,戶部的確有些難以支撐,陛下,不妨延後一二年,待國庫寬裕些,再令太子出閣不遲。」

    好吧,眾臣還以為這位孟侍郎能說出什麼新鮮話,結果,還是戶部永恆不變的主題。

    哭窮!


    反正,但凡花錢的事兒,戶部就沒有支持的,大家都習慣了,其實也沒啥用,該花還是得花。

    御座上那位主真要花錢,連你們尚書都攔不住,別說一個侍郎了……

    孟鑒說完,等著人來反駁,或是附和他。

    但是,朝堂上竟然安靜了下來。

    這讓孟侍郎感覺有點尷尬,所幸,這種尷尬並沒有持續太久,自家的尚書大人,很快出面給他解了圍,道。

    「陛下,太子出閣,既是國事,也是家事,再加上如今太子幼弱,也難以支撐大型的儀典,所以臣以為,如果一定要辦,不妨令禮部縮減規模,由國庫和內庫共同出銀,完成儀典。」

    這句話差點給朱祁鈺氣笑了……

    好嘛,他這個戶部尚書,還真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要錢的機會。

    不過,沈翼的出面,其實也宣告著廷議到了尾聲。

    尚書級別的大臣,不輕易表態,但是表態了基本上就是最後的表決了。

    於是,朱祁鈺開口問道。

    「內閣的幾位先生,是何意?」

    王翺這段日子,在朝中的存在感並不高,聞聽此言,他依舊保持著波瀾不驚的神色,道。

    「回稟陛下,此事本涉內閣諸臣,不該由臣等出言,但是陛下既問,臣不得不答,臣以為,太子不當長於深宮,聽教於宦官。」

    「太祖之時,懿文太子出巡各地,素有賢名,太宗繼位,屢征漠北,亦是由東宮監國理政,更不消說,先皇自幼長於軍中,跟隨太宗皇帝四處奔走。」

    「我大明曆代先皇,之所以英明神武,德澤八方,無不是因為潛邸之時,便體察民情,早觸政事,不囿於深宮之中。」

    「惟太上皇自幼長在宮中,未有歷代先皇奔走四方之機會,以致於土木一役,朝廷大損,社稷動盪,如今東宮所幼,但亦不能重蹈覆轍,理當自幼教導,上體天心,下察黎民,此臣之愚見也。」

    這番話說的堂堂正正,暗暗的,甚至還踩了太上皇兩句。

    但是,滿朝上下



  
月麒麟推薦:  北宋官家  重生大唐皇太子  明謀天下  大唐皇太子  
隨機推薦:  帝皇的告死天使  我居然認得上古神文  我的七個姐姐絕色傾城  離婚後的我開始轉運了  萬相之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皇兄何故造反?"
360搜"皇兄何故造反?"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