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面,還是可以生長出更多的牲口,只要保持這個互市,就會獲得更多的收益。
那麼糧食是最必須的,也是遊牧民族急切需要的,可是相對於鐵器兵器這種,糧食的利潤較低。
畢竟,路途遙遠,糧食也是大宗的,送到河北還不算明顯,到了的西北,一石糧食的價格,會翻出七八倍來,在汴梁這邊700文,甚至是在江南只有三四百文的糧食,卻高達5貫,這樣成交的價格不高。
在確定了前面的一系列問題,都是可能的前提下,最終的這個問題,也成為了討論的重點。
因為別的沒得討論了,確定真假還可以討論一番,當確定是真的前提下,還討論什麼,連跟遼國的合約都商定了。
這多少有些不合理,可是在巨大的收益面前,沒有人會去說。
賬面上,25萬套步人甲,加上其他的配備,價格超過350萬貫,可是那是在賬面上,這些步人甲最少都使用十年以上了,最關鍵的問題是,現在鐵器不值錢了。
沒錯,從大名鐵匠作坊,介入到了北宋的他鐵料之中,鐵器的價格就大幅度的降低的,按照新的標準,步人甲每斤的價格,只有60文,是之前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這一批貨物,價格最多也就是百萬貫。
可是交換到的,卻是千萬頭牲口,無論大小,品種的,一貫買10頭,就是是羊,還是那種剛剛出生沒多久,就沒有多少肉的小羊,也足夠讓人驚喜,更別說,其中最少有四分之一是牛馬這樣的大型牲口。
血賺是肯定,2000萬貫只是打底,說不定三四千萬,都有可能,這恐怕是北宋在歷次戰爭之中,獲得的最大的收益了,有了這個,就算是給遼國一百年的歲幣都划算了。
該談的都談完了的,很自然的,放在了這個可能會持續的互市交易上面,按照韓琦的評估,在原來西夏土地上面,一年最少可以產出700萬頭羊,100萬頭牛和差不多同樣數量的馬,哪怕是把這個拿出十分之一,就足以支撐這個交易繼續的做下去。
可是,需求的只是糧食,而不是大量的鐵料,同時大量的鐵料也不太合適廣泛的輸出,韓琦簽訂的,已經是極限了,能夠做出的,也就只是糧食交易。
糧食送過去,有些虧了,5貫糧食,跟對方交換,或許,獲得的只是一丁點的利益,這讓吃慣了大魚大肉的北宋高官,有些難受。
要如何降低糧食的成本呢?
一個參知政事突然提出了一個辦法,修路啊,把路修好了,不就可以降低成本麼,在一定程度,還可以的運用水運的方法。
沒錯,這是一個的足夠的切入點,為什麼同樣是前線,河北前線的糧食價格,就遠比隴西那邊低,就是因為京杭大運河的存在。
水運相對於陸運,幾十分之一的成本,就算是關卡,運費,這些全部夾雜在一起,也不高,這也是江南的稻米,送到汴梁只有700文,到河北也不超過800文的根本原因。
可是隴西不一樣,黃河雖然有,可是只有少部分地方通航,大部分的地方,都是依靠人,用車,或者是背,生生的弄過去的,哪怕路上,消耗的的糧食,已經是數倍於的運送的糧食本身。
誰都知道,把路修好一點,大規模的使用馬車,是可以讓運費減少,而且減少到很多,可是北宋沒錢,仗也不是時時刻刻的打,往往是打仗的時候想起來了,撥點款,修一點或者乾脆就沒修,到戰爭之後,就又恢復原樣了。
可是現在,不但是有千萬頭牲口,急需要運送到境內,還有未來每年最少是200萬頭牲口的交易,修好一條路,大量的使用馬車,並且做好補給的話,糧食的運費,最少,可以減少八成,這八成的,可都是利潤啊。
一條路的修建費用,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貫,可是架不住利潤豐厚,哪怕每年200萬頭的交易量,這個交易就是千萬級別,八成運費節約下來,每年獲利,可能就是幾百萬貫以上,拿出一部分,甚至預先拿出來修路,這不是不可以的。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葉清臣,葉清臣是三司使,最近三司的日子好過了,各方面的節約,可能達到千萬貫以上。
注意到了朝臣們的眼光,葉清臣暗暗叫苦,如果換成開啟農田水利工程之前,這筆錢他二話
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