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經驗,還有地方的施政經驗,才明白這個數據的可怕,從韓琦的經歷,當年在西北,不但從西夏獲得了大量的繳獲,還在趙信的提點和定海軍的幫助之下,建成了一個大規模的農業和牧業的體系,這樣才增加了多少的收入。
在2000萬3000萬,就已經滿足的北宋財政,逐步的從兩三千萬,增長到了過億的時候,韓琦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可是這些,用100座工廠,不足的15年的時間,就可以投入使用,這個差距也太大了。
100家工廠,是定海軍支援北宋的,他們就可以讓北宋的財政收入擴充十倍,可是原來定海軍,還擁有多少的工廠,肯定是遠遠多於100家的,這才是定海軍強大的根基。
定海軍也就是在不停的修建之後,大力的開啟工廠,才擁有了現在的規模和收入,北宋是不是可以學習。
這一次的瀋陽之行,都的過的非常的好,最少說,來的目的,基本上達成了,要知道的,整個條款的優厚,是北宋所沒有想到的,不但達到了和平的條約,北宋沒有吃太多的虧,最關鍵的是,他們獲得了100個工廠。
這也是韓琦迫不及待回去的根本原因,這些工廠,在韓琦看來,都是錢啊,只要這些工廠投產,這些工廠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產生各種的財富,北宋財政的收入,也會上幾個台階。
或許,錢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可是錢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有了錢,北宋的朝堂也會更加的穩固,而伴隨著交通和各種工廠的建設,北宋必然會發生翻天覆地得的變化。
不過,另外一種明悟也在心頭,這些工廠,全部都是在定海軍的幫助之下,興建起來的,要想依靠這個來超過的定海軍是不可能的,可是通過學習的,不停的發展,才有希望,一點都不學習,還是依靠以前北宋的發展,恐怕連現在的這個收入也達不到。
這種緊迫感,讓韓琦連一點停留的打算都沒有,在瀋陽這邊有很多的收穫,這些收穫,也需要他這麼首輔,回去親自的處理,就能夠越早的追上定海軍。
韓琦想到了,富弼也同樣想到了,他也有很多的想法,就職權的不同,他更多的是把心態放在了軍隊和情報戰場上面,雖然說,錢對於情報,好處不多,可是經費更多的前提下,有些東西,會比較容易獲得的。
韓琦是一個當機立斷的,在決定離開之後,就立刻讓人們開始準備了,他帶來的使節團隊,不會全部回去,因為定海軍和瀋陽的重要,再加上大量務工人員的抵達的,需要處理的東西太多了。
最終,這個使館,被暫時定位正三品級,分別有1個大使和4個副使,各自負擔不同的方面,同時,屬官一類的中層官員,也有30多個的,分別是五品到六品不等,還有大量的辦事人員和工作人員,總共的人數加在一起有400個之多,在合理的布置之下,可是把這個使館區占據大半。
在跟北宋的合約之中,使館也是其中一項,本身,韓琦和富弼,只是想要要點經費,讓未來,在這裡的使節,過的稍稍好一點,可是完全沒有想到,北宋會如此的大方。
按照合約的規定,定海軍每年會撥付300萬貫,用於使館的日常開支,這筆錢,已經足夠支撐所有人的衣食住行,並且給調查也能夠提供一部分的經費。
當然了,定海軍這麼的撥付,也不是純粹好心,使館必須要肩負起對在定海軍務工的人員的管理協調,並且保證,每年安排相當數量的新工人,進入到定海軍。
用300萬貫,換取幾十萬,甚至更多的人口,這對於定海軍而言,絕對是惠而不費的,要知道,從定海軍第一次大規模的擴張,就是在年底的時候的,當時推動在定海軍工作的絕大部分的工人,回鄉探親。
當時平均只有80多萬人的工人隊伍,一共走了70萬人,不說因為工人的離開,造成的停工的損失,單純為了包這些工人的路費,每人就在30貫以上,更別說臨時的獎勵,當時可以說,花費了千萬,甚至是更多的錢,才進行了一波宣傳。
可是這樣的一波宣傳,後來證明,對定海軍是非常的關鍵的,後續產生的大量的移民潮,讓定海軍人口缺乏的問題,得到了很大的解決的。
只要北宋能夠每年組織30萬到50萬的人員,到定海軍來務工,給出300萬
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