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岳飛以功加檢校少保,進封武昌郡開國公,後又升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
紹興五年冬,宋廷將全國軍隊統一改稱行營護軍,岳飛部為行營後護軍。
紹興六年,岳飛奉命前往設在鎮江府的都督行府,參加因得知宋徽宗病重而由趙構暗中秘密發起,由宰相張浚主持的北伐軍事會議。
豈料就在岳飛接到命令準備整軍備戰時,年已古稀的岳母姚氏病逝。
岳飛初聞噩耗,因多年在盛夏冒暑用兵,又為母喪痛苦過甚,畏光、刺痛的目疾復發,無奈上奏朝廷自行解職,乞守三年終喪之制。
可回去沒多久就在朝廷再三催促下重新趕回軍中準備北伐。
可惜,這麼一耽擱已經到了六月,天氣即將轉涼,計劃發起者趙構便決定放棄進攻計劃。
結果岳飛卻不肯放棄,並於同年七月私自出師北伐,連克汝城、盧縣、虢略、朱陽、欒川、上洛、商洛、洛南、豐陽、上津、伊陽、長水、永寧、福昌等縣,繳糧共計二十餘萬石,降者數萬,得馬萬匹。
可惜,因此戰是其不尊趙構命令私自出兵北伐,導致趙構對其暗生嫌隙,懷疑其有擁兵自重之心,對其支援兵馬駐守失地的請求加以無視。
最終在九月初,因其孤軍深入糧草難以接濟不得不班師鄂州,收復的一些地方也重新放棄。
紹興六年,受金朝扶持的偽齊劉豫起鄉兵二十萬向襄漢、商虢地區發動進攻。
岳飛收到消息,再次不等朝廷做出反應就私自調集精銳第三次出師北伐。
而他這種臨機應變的『將在外君名有所不受』,在秦、漢、唐、明,甚至元、清時期隨便哪個朝代都可以。
但唯獨不能在宋朝。
尤其是趙構所在的南宋開國時期。
因為宋朝本身就是武將篡國起家,再加上其所處的時間段正好處於唐末武將當權後的中空期,見識過武將當權亂象的趙宋皇室是無法忍受他這種兵家常識的。
而且還是趙構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南宋開國皇帝,這是一個極其致命的政治錯誤。
所以,他的這種屢次私自出兵的行為,為他後期被清算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罷了,大不了最後跟明朝的戚繼光落個同樣的下場。
可岳飛此人愚就愚在接下來的一場君臣會面中,其本人所乾的一件事。
這件事,直接引起了趙構對他的殺心。
紹興七年,宋徽宗病死,趙構正式啟動他的北伐計劃,期間,岳飛奉詔入朝覲見。
趙構因其戰陣無雙,便準備將劉光世所部王德、酈瓊等五萬餘人全數交託於其手讓其北伐。
結果就在岳飛整合諸軍,準備大舉北伐收復山河時,一封來自金朝的密牒擺到了他面前。
這封密牒的內容只有一個:金國要放歸欽宗的兒子趙諶。
長於戰場,拙於官場的岳飛在接到諜報後,信以為真,就在入朝覲時向趙構提議立其養子趙瑗為皇儲,以示高宗之正統,防止趙諶回國後篡權。
結果這話直接刺激到了尚無子的趙構,誤以為他有效董卓、曹操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心思。
雖然當時趙構沒對岳飛說什麼,但其人心中已經對岳飛起了疑心,並在秦檜這個官場老油條的挑撥下,疑心逐漸加重。
最終導致他心中原本借岳飛等人之手光復故都重建大宋的心思偏向武將不可信,繼續向金朝求和。
而這種心態變化無疑是極其致命的,尤其是對當時一心光復故地的岳飛。
毫不客氣的說,這就是導致岳飛接下來北伐最終功虧一簣的罪魁禍首。】
紹興十年,朱仙鎮,岳飛臉色蒼白的半跪在地上,看著天空中那緩緩飄過的血紅色大字,臉上涕淚橫流。
第五十三章,歷史的遺憾:岳飛岳元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