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民間商業貸款模式進行,政府只是穿針引線收一筆合同履行擔保費用。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玻利維亞政府贏得戰爭的可能性非常小,多半會步上原時空的後塵,輸了戰爭自然就沒錢還債了。
如果抵押品沒有價值,民間銀行可不會買賬。要是政府談好了條件,最後沒有銀行肯放款,豈不是尷尬?
醒悟了過來,弗朗茨沒有絲毫不好意思,當即改了口:「既然貴金屬礦沒了,後面這些東西就只能算搭頭,讓玻利維亞政府拿出其它東西抵押。」
沒有抵押品?這是不可能的。好歹也是一個國家,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兒家底呢?實在不行,不還有土地麼。
「賴賬」,更不用擔心。現在還是19世紀,武裝討債的事情發生了都不只一起。除非是俄國人那種巨無霸,討債成本實在是太高,大家只能認栽。
……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陛下,我們同俄國人的盟約,只有三個月時間就到期了。沙皇政府已經派出的談判代表,已經抵達維也納。」
要不要再來一次俄奧同盟,維也納政府也是眾說紛紜。包括弗朗茨,中途都幾度動搖立場。
不是大家意志不堅定,歸根結底還是利益作祟。無論是繼續結盟,還是放棄聯盟,這裡面都蘊含著大量的利益。
經過了這麼多年,俄奧兩國經濟已經實質上綁在了一起。奧地利從俄羅斯進口工業原材料,加工成產品後又返銷俄羅斯帝國。
從1854年開始,俄奧兩國就互為最重要的經濟夥伴。巔峰時期,對俄貿易一度占據了奧地利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二。
隨著奧地利經濟的飛速發展,奧地利工商業製品不斷的開闢新市場,這個數字開始逐年下降。
即便是到了現在,對俄貿易依然是奧地利對外貿易最重要的一環,占據了奧地利進出口貿易總額的29.7。
如果不是俄國經濟沒有跟上節奏,國內市場增長速度太慢,這個比例還會更大。
毫無疑問,俄奧同盟為兩國經濟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促進了兩國的貿易往來。
有利自然也有弊,俄奧同盟同樣也制約了奧地利的擴張。比如說:普俄戰爭時期,維也納政府就喪失了趁機對沙皇政府落井下石的機會。
制約進一步擴張,這只能算是小問題。歐洲大陸又不大,擴張也擴張不了多少,反而麻煩一大堆。
主要是國際形象問題,俄國人太拉仇恨了。俄奧同盟的存在,讓奧地利跟著分擔壓力。
這讓一貫擅長靈活外交的維也納政府束手束腳,很多時候連發揮的餘地都沒有。
經濟上的收益,也不是白拿的,奧地利還是俄國人最大的債主。
借錢也就罷了,偏偏沙皇政府信譽不好。時常無法正常履約,還賴掉了不少奧地利的債務。
欠債不還,絕對是最拉仇恨的。奧地利金融界都是堅定的反俄派,連帶著民間對俄國人印象也不好。
農業上,兩國又處於競爭狀態。對俄國人這個破壞市場行情的競爭者,奧地利國內的農民都是深惡痛絕。
奧地利農民可不是沒有話語權的鄉下農民,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貴族。這些人都是亞歷山大二世大開荒政策的利益受害者,天然仇視沙皇政府。
弗朗茨面無表情的問道:「你們覺得到了現在,我們還有續約的必要麼?」
歷史似乎是重演了,原時空德二帝國因為農業摩擦,和俄國人爆發了矛盾,奧地利現在也差不多。
當然也有不一樣的,奧地利除了貴族、農民反俄外,金融界因為債務問題也仇視俄國人,支持繼續續約的只有國內的工商界。
身處類似的位置,弗朗茨有些理解原時空威廉二世疏遠俄國的外交政策了。
利益面前,不是個人力量能夠彌補的,皇帝也必須要考慮國內民眾的立場,不能和大多數人作對。
費利克斯首相一針見血道:「繼續續約,在經濟上有點兒作用,戰略上毫無價值!」
農業大臣霍爾斯:「經濟上的價值也不大,現在是自由貿易時代了,我們原本擁有的關稅優勢不復存在。
即便是沒有了俄奧同盟,最多也就減少一部分沙皇政府的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