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本事就是身體。這樣的女人出來三從四德,她們哪兒喲別的出路。
所以說,不是所有女人都願意靠自己的,靠男人不也一樣過上了錦衣玉食的日子嗎?何必自己辛苦。
周煄點頭:「是這樣。」事實上他提出這個觀點,反應最大的不是他事先以為的「老古董」男人,阻力最大的卻是女人。就是周煄上輩子生活的年代,還有家庭主婦這個選擇呢,只是人們對女性更加寬容了。
做家庭主婦是易忠選擇,做律師也是一種選擇,沒有誰比誰高尚。周煄明白。
在現在的事情風俗下,他真的要把女人趕出家門,那才是絕了她們的生路,至少要等到生產力水平跟上來了,女人也能養活自己,經濟獨立了才能說這些問題。而這個條件,可能周煄有生之年都不會等到了。那麼他為什麼還要說呢?為了在史書上博一個進步先知的名聲嗎?
不,總要有火種在啊。
如果因為周煄的存在,後世人再提起這個觀點的時候,沒有人會認為他是瘋子,至少他可以說「周煄也是這樣想的」,吾道不孤。
若是在周煄的鼓勵下,能有一部分有能力的女性先走出這一步,給女人提供另一條路,做一個示範,那麼以後的女人就不必一條路走到黑,或者撞破南牆鮮血淋漓才找得到別的出路。
易雲看自己說完一句話周煄就沉默了,還以為是自己打擊了他的好心,連忙補充道:「易雲知道國公爺純屬好心,也感佩非常……」
周煄雙手虛壓,打斷她的解釋道:「我知道,易姑娘說的這些我做之前就想到了,但還是堅持這樣做,無非是想改變一個是一個,若是一個改變的人都沒有,至少也為後人留下榜樣。不過我想不至於這麼悲慘,至少還有一個易雲,不是嗎?」
&啊,至少還有一個易雲。」
易雲突然之間就釋懷了,沒來之前的那些惴惴不安,焦躁煩悶,突然之間就消失無蹤了。沒有周煄,難道她就不再風口浪尖上了嗎?
&己」二字從何而來,志同道合讓人心潮澎湃。周煄和易雲解決了心裡的疑難,說起話來更加契合了,周煄十分驚訝易雲某些觀點的「進步性」,轉念一想,任何東西都不是憑空捏造了,自己得意的「先進思想」,仔細找也找得到從古至今的一路傳承。
易雲面上不顯,心裡也十分驚訝。她自己的觀點有多古怪她自己知道,就是和貼身丫頭雲霄說起來,雲霞也說異想天開,沒想到周煄接起話來從不停頓,好像這樣的觀點就是理所當然一般。甚至有些東西易雲只是在心裡有模糊的念頭,周煄卻能精煉準確的表達出來。
易雲感嘆,不愧是名滿天下的國公爺,果然博學又包容,才高且德高。
兩人見過很多次,這次見面卻才真正觸及真實,雙方都用了「一見如故」這個不恰當的詞來形容這次會面。
有好就有壞,周煄的觀點雖然受到很多人的抨擊,其中不乏女性,可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很多遠在千里之外的大儒得到消息,都特意寫信過來支持周煄想法,也刷新了周煄對儒生古板迂腐的印象。別以為大儒都是老古董,任何行業領頭的人,都是胸懷博大,自有天地之人。
幸好周煄身份貴重,那些對他觀點有異的人也不敢放肆,最多在宴會上遮遮掩掩的提點幾句,還得小心謹慎的措辭,看著周煄臉色一變,基本上就不敢說話了。市面上哪兒敢議論周煄,背後說壞話都要小聲些。
如果說周煄的言論是給西北這潭湖水投下石子,驚起陣陣波瀾,那麼太子妃產下嫡子的消息,就是給天下投入一塊巨石,湖面上一瞬間的驚慌之後就恢復了平靜,暗涌卻在水底下醞釀。
太子妃高齡懷孕,產下健康的男嬰,太子有了嫡子,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帝國有了最正統的第三代繼承人,那麼周煄這個曾經被提議過繼太子的侄兒,差點成為板上釘釘第三代皇帝的人就尷尬了。
周煄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寫信恭賀了皇帝和太子,還隨信附上了幾大車禮物。
太子收到禮物之後讓人歸庫,尹內讓副總管去辦。
太子看過信後對周煄的禮物很感興趣,也不讓人送上來,興致突起的親去庫房察看。
來到庫房一片忙碌,因西北路途遙遠,周煄的禮物到得比
74.難得知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