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浸水,再夾上泥土(當然也有說沒用泥土的,個人覺得泥土沒什麼用),作用類似與後世二十一世紀的軟式防彈衣。還有就是那時日軍在炮樓上開的槍,而土坦克裝甲在車頂,所以彈著角度很小,防護效果倍增。對於後世抗戰中發明的土坦克,除了四個輪子的這種,出現的最多的就是用獨輪車改裝的了。而此時,馬尾軍的火槍畢竟還是前膛槍,威力可沒法與後世的步槍相比,威力上要差了一些,這樣的「土坦克」對於馬尾新式火槍的防護作用還真是挺大的。
吳軍輜重隊伍中的大車和獨輪車都有很多,但是大車太大了一些,改裝的速度有些慢,因此這邊獨輪車也被用了起來。獨輪車相對於兩個輪子的大車也有特點。一般獨輪車的地盤都比較低,實際只相當於半個車軲轆的高度,因此在很多地方,獨輪車又被戲稱為「獨輪王八拱」,因為推這種車必須貓著腰,而且裝了比較多的貨物時,根本就看不清前邊的路。只能是看著腳下的路推。
另外這獨輪車看著小但載重量很大,熟悉的人應該知道,獨輪車實際暗含的是槓桿原理,裝上貨物後輪子的著地處相當於支點。貨物重心在支點後不遠,而兩個較長的把手則在更後面。所以獨輪車既是裝了幾百斤重的貨物,從後邊兩個較長的把手,也能把獨輪車給抬起來,而抬起來也就能推著獨輪車走了。
更重要的是獨輪車對路況要求很低。在溝壑坑窪很多的地方也能推著走,而且還能速度較快的跑著推。原因是獨輪車是一個輪子,而後邊的兩個支架也有著關鍵用途,因為支架相對很長的,所以抬起來後離地面並不高,感覺要翻了可以馬上放下保持住平衡。而且即使翻了也沒事,因為獨輪車翻了不會大翻,只是向一側歪倒了,從另一側一壓就回來了。
要推好裝了貨物的獨輪車,沒個十年八年的莊稼把式。根本就推不起來,光有力氣不行,關鍵要掌握好其中的巧勁。讓吳軍中正規戰士去推這個車那肯定是不行了,但是輜重隊伍裡面這樣是車把式多得很,這些人幹這種活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了,技術熟得很。
........................................................................................................
吳軍經過一晚上的實驗改裝,大規模的選用了這種獨輪車做的土坦克,另外不光是只蒙了棉被,在前邊還搭有沙包。獨輪車底盤低,正常推車都得貓著腰。所以再刻意彎著腰推,在車上邊搭個向後的頭盔型的沙包掩體,足能擋住正面打過來的子彈了。經過幾番實驗,獨輪車這玩意載重量的確很大。在崎嶇的路上仍能推得很快,所以推車技術熟練的輜重兵推著裝了沙包的獨輪車,跑的飛快而且還順利的擋住了正面射來的弓箭。吳應期知道馬尾軍的火槍子彈那射出來基本上都是平直的,這樣還真就不用擔心馬尾軍的火槍射擊了。
這樣,連夜趕製了兩百輛這樣的土坦克,吳應期便再次信心滿滿的命令軍隊集結進攻。月光下。「土坦克」像老爺車似的徑直向馬尾軍大營方向開去,軲轆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馬尾軍偵察兵隔著五里地就發現了異常隨即便通報給了江元勛與白顯忠,第一師除了留下一營人馬留守,其他的三營也都鄭軍出陣,繼續來到營外列陣,一直前進到開闊地,三營兵馬擺成了個半圓陣,看來是像用新式火槍給予吳軍最大的殺傷了!
黑夜雖然有月光看起來很皎潔,但是視線比白天可是差得多了也就是適應了之後在近前幾十米範圍內能看的差不多,超過三十米連人的輪廓都看不清了。馬尾軍軍陣這邊白顯忠反應很快,立即讓士兵跑到搶房百米處就插上了一排排的火把,只要吳軍走到那個位置,馬尾軍這邊就立馬開槍,絕不給吳軍近前的機會。
吳軍這邊,大軍還在緩慢的向前推進,這走了半個晚上,士兵們還真的是有些累,主要就是這土坦克推起來太累人,走的也慢。兩百輛土坦克周圍,一部分吳軍士兵帶著掃除障礙的各種器材,伴隨著「土坦克」的前進也慢慢的向馬尾軍軍營這邊緩緩前進。「土坦克」的發動,全靠幾個人一步步往前移,地面不平,前後不合腳,就得拋錨。「土坦克」的前面叫老厚的棉被和沙包擋的一絲不漏, 「駕駛員」什麼也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