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另外,鄭公剛才言這些京畿流民乃懶怠刁民,其中體弱病殘的直接餓死是最好的安排,在下認為此言有失良知,這些流民並非因為懶怠而成流民,若懶怠又何必遠離家鄉,來到京畿拉縴運糧?另外,他們也非為刁民,若為刁民,要是真好吃懶做,大多直接落草為寇,何必來這裡任由官差打罵?」
畢自嚴問的鄭三俊面紅耳赤起來,呼吸也有些急促。燃武閣 www.ranwuge.com
鄭三俊只得強辯道:「現在每過一個冬季,就會餓死一批京畿流民,也因為這樣,京畿流民才能維持在一個定數,而不足以壯大,如果真要用畢公的法子去養活他們,使得本該餓死的一批流民沒有餓死,而讓京畿的流民越聚越多,到時候一旦發生元末那種因為大量民工聚於黃河兩岸而反的事,到時候該如何是好?」
「百姓只會因活不下去才反,不會因為人多就反,元末大量修黃河的百姓反朝廷是因為元廷無道,不給其活路,如今朝廷是給其工錢、以工代賑,不但不會導致民變,還會消弭可能發生的流民之亂。」
畢自嚴回了一句。
「畢公真敢保證到時候京畿一帶的流民越來越多後不會發生變亂?不會有邪教趁此機會蠱惑這些愚民鬧事?若到時候真因為畢公今日大發善心,而救活了大量流民,使得京畿流民越來越多,然後被邪教蠱惑,乃至造反生事,到時候,畢公可敢向朝廷請罪?!」
鄭三俊語氣森林地問了起來。
方從哲見此忙說道:「好啦!《禮記》有雲,『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如此方是天下為公,京畿流民,無論老弱病殘,還是青壯,皆為我大明子民,豈能任其餓死?此有悖良善,有悖聖人之道!吾等讀聖賢書,怎能如此薄涼!
至於會不會因此導致亂事發生,與流民越來越多沒有關係,有關係的是朝廷能不能使其安居樂業、並教化得安分守己,至於邪教更不足為慮,只要百姓們能安居樂業,我聖人之教難道還沒邪教謠言更得人心嗎?」
方從哲這麼一問,就看了鄭三俊一眼。
鄭三俊直接站了起來,也看向了方從哲,眸露厲色。
他沒想到方從哲會突然提出儒家正統理論來批判他,甚至說他有悖聖人之道。
這讓一向愛舉著儒家正統理論招牌維護自己士紳利益的他有種很難接受的挫敗感。
什麼時候,四書五經的話也能成為攻擊自己的武器了?
這方賊果然難對付的很!
鄭三俊又看了一下汪應蛟和畢自嚴。
他本來是希望可以通過這次戶部部議說服汪應蛟和畢自嚴向士紳讓利的,畢竟大家都是士紳。
但鄭三俊沒想到汪應蛟和畢自嚴也如此頑固,竟真的把天下庶民當回事。
至於汪應蛟和畢自嚴為何把天下庶民當回事?
鄭三俊也想明白了。
無非就是方從哲的話,儒家經書里就有『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言論。
也就是說,這些人是真的把這些言論奉為了圭臬,而踐行起來。
鄭三俊一時不知道該怎麼駁斥這二人。
因為鄭三俊意識到,他素來最信奉的儒家之言竟會成為士大夫不顧自己士大夫利益的動力!
「你們兩書呆子,書讀傻了!只記住了漢儒的觀點,沒記住當今儒學的觀點,陛下當以天下之利奉士大夫,而非以士大夫之利奉天下!否則,這樣的君父便如聖人所言,為寇讎!」
鄭三俊只能在心裡如此罵著汪應蛟和畢自嚴。
但鄭三俊沒敢直接罵出來,因為他也不能明著說《禮記》裡的話不對。
畢竟這是儒家五經之一。
只是《禮記》成書於漢,比較代表漢儒的觀點,而漢儒觀點已不怎麼被現在的士大夫接受,所以,鄭三俊也只能在心裡表示反對。
「鄭公若有異議,坐下回駁便是,不必起身回答,仆雖為首輔,但也只是奉旨與諸公議事而已。」
方從哲綿里藏針地說了一句。
第一百七十八章 你們怎麼能背叛士林